2020/04/29 「 大東亞戰爭」戰報與心得

續前回。遊戲BGG連結,這場我扮演盟軍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

這場是接續著 4/19,從第14回合開始對戰,距離遊戲結束還有五回合。盟軍跟日本都進入了最後的總力戰期。


第十五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盟軍進入了後期迫切搶分的階段,下一個目標就是菲律賓。而要打通進攻菲律賓的通路,俾斯麥海西側的烏利西環礁,與帛琉/貝里琉兩個大港口,盟軍勢必要搶下一個(海軍才有辦法跨越海界,從俾斯麥海往西移動到菲律賓海)。盟軍於是調動了南太平洋與東太平洋的空母部隊,同時威脅塞班島與俾斯麥海西側。隨後更是陸海軍合兵俾斯麥海,對烏利西環礁發動登陸戰。但日軍靠著「坑道死守戰術」堅守,盟軍花了一整個回合,才攻下烏利西環礁。

因為要分散日軍的注意力,盟軍也派了一小股分隊,攻打日本本土東北方的擇捉/國後,並且讓一個美軍登陸。這個地點也能讓 B29空襲橫須賀與舞鶴、投下原子彈得分。因為歐洲局勢已經到最高的 LV10,盟軍也將大西洋與西印度洋的英國艦隊,拉回到錫蘭。(註:之前戰略移動到昆明的英國空軍,這天終於發現違反規則、拉回到英帕爾)


第十六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俾斯麥海西側的烏利西環礁被盟軍攻陷,俾斯麥海北側的日軍根據地:土魯克也失去了牽制盟軍的能力,反而可能被盟軍切斷補給。日軍於是開始收縮防線,將中南半島、土魯克、帛琉等地的部隊後撤,到關島、塞班島、硫磺島的第二條防線:盟軍已經開發原子彈與 B29轟炸機(在預備 box、尚未派駐到場上),若控制了這幾個島嶼,就有機會在日本丟原子彈。

不過美國這回合抽到多張總力戰期增援部隊的事件,攻勢也因此暫緩、只攻下了日軍棄守的土魯克。時間進入 1945年,盟軍遂執行事件「第三帝國的終焉」,確定了德國的敗勢。達爾文港的美軍 TF54艦隊,從達爾文港進駐雅加達。主力的 TF34艦隊,仍然派駐在烏利西環礁。


第十七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日軍持續後撤部隊、收縮防衛圈,同時打出多張增援事件,鞏固本土防衛與修復受損的空母。盟軍打出了「蘇聯侵略滿州」事件,讓中立的蘇聯參戰。隨後蘇聯從滿州的西、北、東方三路進攻,防備薄弱的滿州無力抵抗。(註:這邊玩錯規則 囧rz。盟軍誤以為德國拉到敗勢面,就可以讓蘇聯參戰,實際上要執行「波茨坦宣言」事件才可以。盟軍之前已經抽到波茨坦宣言,但並未執行)

不過盟軍這回合主要的作戰目標,還是在太平洋:靠著優勢的空母兵力,以及來自土魯克的航空支援,美軍攻下了關島與塞班島,並在塞班島佈署了B29轟炸機。隨後執行了「投下原子彈」的事件,對吳港與佐世保發動空襲。日本尚未組織好本土的防空,因此沒能阻止這波空襲。兩發原子彈都成功投下,重創這兩地的工業區、獲得 2VP。因為日軍後撤,在印度洋的英軍與南太平洋的美軍也發動攻勢,攻下泰國、新加坡與汶萊。


第十八回合 ── 同時也是最後一回合 ── 一開始的盤面。美軍跟蘇軍,同時對菲律賓與滿州發動攻勢。靠著駐紮在汶萊的美國海航,牽制日本在雷伊泰的空軍,美國陸軍成功攻下菲律賓南部的民答那峨。日軍隨後也後撤雷伊泰的部隊到沖繩,讓美軍不太困難地攻下雷伊泰。而在日軍完全不設防的滿州,牡丹江與張家口的蘇軍,一口氣攻下了奉天、大連、北京三個 VP區域。但此時日本分數 29VP,盟軍分數 19VP,尚有一段距離。


遊戲結束時的最終盤面。最後一回合,盟軍的目標是菲律賓北部的呂宋,以及滿州的新京。盟軍知道日軍手上有神風特攻的事件,所以齊聚了所有的八個大型空母單位,與三個輕空母單位以及多數戰艦,全部開到南中國海。日軍也不意外地打出了「一億總特攻」事件,對美軍發動神風特攻 ── 結果竟然日軍先攻(骰到六)!美軍因此受損三個空母單位。下一個行動輪美軍反攻呂宋,沒想到又是日軍先攻(又骰到六)!這個重大打擊讓盟軍玩家士氣崩潰 orz,美軍空母又受損兩個單位,反而空母攻擊力遜於日軍。美軍幾乎沒有機會攻下呂宋,為了不讓自己的空母被擊沉,盟軍只能先移走空母。美國陸軍則先攻佔香港、廣東與海南。

美軍進攻失利,盟軍只能靠蘇軍最後一搏:滿州的蘇軍,攻下了新京。早先後撤到內蒙古的國民黨軍,也回到中國與滿州佔地。北京的蘇軍則全力往南方進攻,一路攻下了南京。倒數第二動,盟軍又打出「投下原子彈」的事件,但日軍已有防備。這次 B29只在佐世保成功投下原子彈、夷平日本在此的工業區,空襲吳港的 B29則被日軍擊落。日軍最後一動從日本海對滿州發動登陸作戰,攻下了羅津並消滅一個蘇軍單位。盟軍最後一動打出「波茨坦宣言」,此時盟軍控制的分數區,有新京、奉天、大連、北京、南京、新加坡、雷伊泰與民答那峨,總計 9VP。日本:盟軍的最終比分,是29VP:25VP。這場橫跨四次對戰的大東亞戰爭,由日本獲勝!

註:如同前述,因為要讓蘇聯參戰,「波茨坦宣言」應該更早就要打出。不過因為剛好誤會波茨坦宣言的加分效果,所以沒有重複計分。另外雙方都忘記日本本土的工業地帶,只要受損就會讓盟軍獲得 1VP,消滅又會獲得 1VP。所以盟軍第一次投下原子彈、讓吳港與佐世保的工業區受損的時候,少算了 2VP。因此照片中盟軍最後的分數是 23VP,比實際少了 2VP。


另一個角度的最終盤面,右側有拍到狀態條。包括盟軍航空與日軍陸航、海航的 DRM,盟軍與日軍潛艇攻擊 DRM,歐洲情勢狀態,原子彈研發/投彈狀態。日本這回合的陸軍/海軍行動分配。

戰報就到此為止。接下來是感想、心得以及遊戲評論。因為這場打了四次對戰、約 16~18小時才打完,所以感想心得非常非常多 @@。

這場我們弄錯了「波茨坦宣言」的事件效果,以為是控制的 VP區一次性加分,除此之外沒有額外分數。但正確的效果,是控制的VP區一次性加分,之後控制 VP區也會有分(在此之前VP區沒有任何分數)。假設盟軍沒有弄錯事件效果,因為要讓蘇聯快點參戰,「波茨坦宣言」還是會早早執行。就算盟軍調整進攻順序,執行事件的當下,也頂多拿個新加坡 2VP。但也可能因此行動順序更動,蘇軍來不及在最後一回合攻下南京。最終比分 29:26應該就是極限,還是日本獲勝。

其實最終盟軍只比日本少 4VP,已經比我中盤的預想好很多:我大概打到第10回合的時候,就覺得盟軍進度實在太慢、獲勝機會渺茫 囧>。最大的原因,是沒搞清楚反應支援的限制:想發動支援的地點,不能也被攻擊。在沒掌握這個訣竅的狀態下,盟軍一直無法做出好機會,進攻日本最東側的大港口:馬久羅。大東亞戰爭的規則真的太複雜、細節太多,日本與盟軍的細部規則,又有些微妙的不對稱。加上之前玩到一半就收場(發現玩錯規則)與立即獲勝結束的兩場,我跟對手已經開了六次大東亞戰爭……,遊戲結束後還是發現有小部份玩錯 囧rz。因為規則的理解,沒有讓自己控的一方發揮全力,實在有些可惜 @@。


阻止日本反應支援的示意圖:美軍想進攻馬朱羅,但西邊的日軍海航單位,與北方海域的日軍空母單位,都可以反應支援。加總雙方的攻擊力(日 11、美 12,但美軍進攻陸地,CRT會往不利方向退一列),美軍佔不到便宜。


不過若分兵牽制,戰況就完全不同:美軍用威克島的海航單位,攻擊日本空母。海域的巡洋艦單位,攻擊西邊的日軍島嶼。如此一來在主戰場的馬朱羅,雙方的攻擊力變成:日 5、美 11,很有機會打出較高戰力獲勝。固然牽制攻擊的兩個單位會成為炮灰,但盟軍部隊回復力較強,能攻下一個大港口,收益遠超過受損一個海航+巡洋艦單位。

身為盟軍,這場我覺得最重要的決定,是第九回合沒有執行「議會工作」事件、馬上進入總力戰期,而為了多執行「曼哈頓計畫」等循環事件,第十二回合才進總力戰期。當下我實在不知道,這是不是好的選擇。但以遊戲的最終結果來看,我認為盟軍確實不該急著進總力戰期;原子彈試爆成功,加上三次投彈成功、讓日本工業區受損,總共獲得 9VP,超過盟軍總分的 1/3。而「曼哈頓計畫」要執行六次,才能把原子彈研發推到最高等級、5/6機率試爆成功。而原子彈試爆失敗,會讓進度倒退一格。若不想賭博,一定要推進到最高等級再試爆。若馬上進總力戰期、試爆成功率只有半吊子的 1/2且失敗,那完全浪費了研發的投資。

消耗戰期另外兩張重要循環事件:「貓鯊級潛艇大量服役」與「反潛戰術的改良」,也都值得多次執行。前者可以提昇盟軍潛艇攻擊的 DRM,並立刻執行一次潛艇攻擊。後者會降低日本潛艇攻擊的 DRM,還能提昇歐戰等級、讓盟軍可以多執行會降低歐戰等級的增援事件。我覺得盟軍很多開戰期的增援事件,增援的單位其實不重要。重點是這些小點數的 2OP牌,執行後從牌庫移除,才能壓縮牌庫、讓自己更容易抽到中後期的大點數或強事件。

不過這場盟軍的關鍵骰運,實在太糟糕:第一次進攻民答那峨與帛琉,兩邊都骰到 1。最後一回合在呂宋的戰鬥,卻又連續骰到 6、讓日軍先攻。中間固然盟軍有骰到先攻,但都是攻擊力懸殊的戰鬥。頭兩回合歐洲局勢都骰到-1、修復勒克辛頓的事件骰到 6失敗……這些就不用提惹 囧>。相比日本的關鍵骰運就相當不錯:第四~第九回合的潛艇攻擊,有三次骰到命中空母(都是 1/6機率),大大削弱盟軍在消耗戰期,主動進攻的機動力 ── 第七回合時,盟軍空母有三個完整 LCU、攻擊力總計 12,壓倒日軍的空母。那回合日軍的空母艦隊,就不太敢跟盟軍正面交鋒。但之後連續兩回合,日本潛艇攻擊都擊傷美軍空母。為了避免 LCU被消滅,盟軍就不太敢讓空母出來打了。

我覺得大東亞戰爭是款很難的遊戲,GJ官網把遊戲難度評為最高的 5+其來有自。對戰六次的感想,大東亞戰爭不只是規則難,在遊戲的操作上也有一些很隱晦的技巧。因為遊戲中的攻擊力,分為對陸、對海、航空、海航四種,如果沒有某一種類的攻擊力,就不能讓對應類別防禦力的單位受損:比方說海軍傷不了陸軍、陸航單位傷不了海軍……等等。利用這個規則,遊戲中可以做出很多「看似不合理,實際很強力」的操作。例如:

(1)用防禦力 3的陸軍單位,攻打對手對陸攻擊力不到 3的地點
就是白嫖:即使只有對手有航空單位、讓對手先攻,但因為對手對陸攻擊力不到 3,我方的陸軍完全不會受損。就算自己打出的戰力比較低、無法戰鬥後推進,仍然是對手單方面受損。對手的陸軍單位被消滅,可能就會因為沒有陸軍單位佔地,剩下的單位要強制撤退。


美國陸軍 LSU(大型單位)與海陸 SCU(小型單位),攻打日本控制的西里伯斯。儘管日軍在此總攻擊力有 11,而且因為盟軍沒有航空單位參戰,日軍會先擲骰結算戰鬥。但因為日軍對陸攻擊力只有 1,美軍對陸防禦力卻是 3/2,因此完全不會受損。如果盟軍擲骰打出兩點戰力,日本陸軍 SCU就會被消滅。反而會因為沒有陸軍單位佔地,航空單位要強制撤退。要阻止盟軍這種白嫖打法,盟軍的陸軍單位一移動到海上,日軍就要馬上用航空單位對海域進攻,擊退盟軍的陸軍。但因為航空單位沒有對陸攻擊力,盟軍陸軍就算被擊退,也依然不會受損。

(2)用不會被對手打到受損的 LCU(大型單位),幫助主力的 SCU(小型單位)打出高戰力
比方說:美軍有海航攻擊力的空軍單位,都是 SCU。而陸軍航空隊的 LCU,因為是航空攻擊力,無法打傷日本的海軍。但是讓陸航的 LCU,協同海航的 SCU參戰,不只能夠提昇參戰部隊的總攻擊力,還能讓盟軍使用 LCU參戰的 CRT,提升打出的戰力。類似的道理:如果美國只有 SCU的航空單位,想攻擊日本陸航的單位。若讓海軍的 LCU戰艦參戰 ── 雖然戰艦只有對海攻擊力,但戰艦的攻擊力也會算進總攻擊力,並且使用 LCU參戰的 CRT,幫助自己 SCU空軍單位打出更高的傷害。


盟軍想進攻日本剛控制的資源地區:峇里巴板,先削弱日軍在此地的航空戰力。盟軍的航空單位只有兩個海航 SCU、攻擊力 4,但如果讓海上的戰艦單位也參與攻擊 ── 雖然戰艦只有對海攻擊力,無法對日軍的航空單位與陸軍造成損傷。但戰艦的 2攻擊力會加進總攻擊力,且戰艦是 LCU,因此盟軍會用 LCU參戰的 CRT來結算戰鬥。更棒的是,日軍在此沒有海軍或海航單位,美軍的戰艦參戰,絕對不會受到損傷。

(3)利用完全不會受損的海軍單位,或是受損也不可惜的巡洋艦 SCU,攻擊日本能夠反應支援的地點。剩下的主力部隊,進攻真正的目標
本篇稍早已有圖例 ── 我覺得這是盟軍最重要的進攻技巧。可以把日本靠著反應支援、總攻擊力加得比盟軍還高的戰鬥,轉為盟軍有利。而且因為盟軍補充的優勢(除非靠事件,日本一般無法回復受損的海軍),一個海域週邊的戰力均勢一旦被打破,日本可能就要考慮主動後撤,沒辦法跟盟軍換血。

(4)消耗戰期儘量選擇後動,在最後一個行動輪進攻
因為盟軍的 LCU被消滅,就會觸發和談檢定、有可能讓日本立即獲勝。所以盟軍進攻讓 LCU受損,日本下個行動輪反攻、消滅盟軍 LCU,這種狀況一定要避免。後動的最後一個行動輪,結束後就進歸還階段與補充階段,所以就算進攻時受損,也不會讓日本有可趁之機。所以倒數第二動移動部隊,最後一動進攻,是盟軍在消耗戰期甚至總力戰期,都非常常用的技巧。


盟軍想攻擊爪哇海的日本運輸船團:如果船團被擊退,兩個資源地的資源,便無法輸送回日本本土。但日軍也在爪哇海週圍佈防許多航空單位,若盟軍先進攻、美軍陸航 LCU因而受損,日軍下一動發動反擊,可能就消滅這個受損 LCU,變成要接受談和檢定。因此最好的攻擊方式,是在回合最後最後一動進攻。盟軍還用兩個海航 SCU,當炮灰進行牽制攻擊。就算美軍單位受損,只要沒被消滅,回合結束後的補充階段,也可以馬上回復。

以上是跟戰鬥有關的技巧。除此之外,盟軍也有不少移動/補兵的技巧。

(5)利用行動階段結束時的歸還行動,免費地轉移部隊
歸還行動可以讓盟軍的海軍單位,回到移動距離內的海港,以及不限距離的大港。而且已經在港口內的部隊,也可以歸還到其他大港。所以盟軍可以利用歸還行動,免費地移動部隊到距離前線較近的大港,而不需要出牌花點數。例如美國西海岸的部隊,可以歸還到夏威夷,甚至歸還到澳洲北部的達爾文港 ── 此處既可威脅東南亞與荷屬東印度,也可以支援新幾內亞與俾斯麥海週邊的戰鬥,不論攻守都是很便利的據點。甚至連英國海軍,都可以利用歸還轉移到大西洋,提昇歐洲情勢。或是歐洲情勢穩定後從大西洋歸還到錫蘭,方便參與之後的戰鬥。

(6)重建的單位直接配置在補給源。預備 box的部隊,可以在 size0部隊的戰略移動後,也跟著戰略移動到場上
因為 LCU單位被消滅的時候,可以用預備 box的 SCU單位替換,通常雙方都會留一些 SCU在預備 box。但對盟軍來說,因為 LCU被消滅就會觸發談和檢定、可能立即敗戰,一定會儘量避免 LCU被消滅。因此盟軍用 SCU替換 LCU的機會其實很少,跟 LCU一起配置在場上、承受傷害,反而可以保護 LCU。尤其是美國的海軍陸戰隊、護航空母、航空單位 SCU,都是主戰力。護航空母與受損面的巡洋艦 SCU是 size0,可以免費戰略移動。而預備 box的單位要進場,前提是進場地點要有同國籍的單位或者是補給源。所以先讓 size0單位戰略移動到目的地,就能讓預備 box的單位戰略移動到同地點。這場後期英國陸軍 SCU移動到太平洋的小島幫忙佔地,以及美軍 SCU在消耗戰期的前半、移動到荷屬東印度,就是用類似的技巧。


歸還行動與配置重建單位的範例:美軍的重建單位,可以直接配置在補給源的夏威夷,而不用留在預備 box(淺藍箭頭)。歸還行動讓盟軍可以免費在大港口之間,不限距離的轉移海軍單位,例如美國西海岸的增援單位,以及夏威夷的重建單位,可以歸還到大洋洲、澳洲與荷屬東印度的大港口(深藍箭頭)。英國在錫蘭與大西洋的海軍,也可以互相歸還(綠色箭頭)。

……因為弄了不少解說圖,感想與心得實在太長 @@,這篇在此先中斷,下篇 ── 也是是這系列戰報的最終回 ── 待續。

續後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