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01/19 「板蕩歐陸:大戰序曲」(Europe in Turmoil: Prelude to the Great War)戰報

遊戲BGG連結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

這次對戰是在台北戰棋團聚會開的,對戰夥伴跟去年 10月這場是同一位。跟上次一樣,我扮演自由,對手扮演專制。


第二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根據以往的經驗,專制要優先在維也納跟布達佩斯配置起始影響力 ── 奧匈是雙方都很容易拿高分的區域。自由第一回合抽到大點數的 5OP牌,也對布達佩斯與奧匈皇室區發動檢定,但骰運不佳、骰到 2跟 3。只有把專制的影響力移除,沒有放自由的影響力進去,專制也很快補回影響力。自由只能先控制相鄰維也納的教堂區與併吞區,專制也打出了奧匈計分,此時專制獲得奧匈控制……但自由打出的安定牌可以直接控制工人區,因此多佔了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,打消了專制的奧匈控制(雙方都控制四區)。

第一回合自由抽到俄國計分:此時雙方都是存在,但專制控制一個俄國戰區。原本自由還想控制一個戰區再打計分牌,但為了爭取更重要的奧國,實在撥不出點數放俄國。所以自由先執行海軍競賽,再打俄國計分。結果專制在俄國計分的安定牌,效果是海軍競賽落後,可以進行 2OP的競賽嘗試。之後專制也進行一般的海軍競賽,反而反超自由。這真是自由的一大失誤:應該先打俄國計分,再進行海軍競賽。


第三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前一回合打出法國計分,自由不太困難的拿下支配。接著專制與自由也在巴爾幹週邊提前布局:專制控制了保加利亞與君士坦丁堡,自由控制了羅馬尼亞與克里米亞。自由稍後又對奧國發動檢定攻勢:先將 +1補正的維也納、專制影響力全部移除,接著又打破克羅埃西亞的專制控制。


第五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稍早自由檢定掉維也納的專制影響力、並放點取得控制。之後接連對布達佩斯與奧匈皇室區發動檢定,反而搶得了奧匈的計分控制。專制雖然檢定掉維也納左側的奧匈併吞區,但為時已晚。進入中期,專制不得不打出移除法國教堂區的自由事件。在專制補回法國的影響力之前,奧匈與法國接連計分,讓自由把分數扳回到 +9。

專制在第四回合打出了「俾斯麥的遺產」事件:這回合雙方都不能在巴爾幹使用點數。但自由手上有「青年土耳其革命」以及移動法國的影響力到巴爾幹的事件,專制反而沒有巴爾幹的相關事件。這讓專制控制了塞爾維亞、黑山與稍早就控制的波士尼亞。因為沒辦法在巴爾幹施力,專制目標轉往俄國,控制了波蘭、克里米亞與另一個農人區,自由也控制了聖彼得堡。此時盤面與分數,均對專制不利。但專制的海軍競賽非常順利,此時已經領先自由三階,每回合可以執行一次同時執行事件+使用點數的特殊行動,且多一個行動輪進行多一次擲骰 -1的海軍競賽。

此時自由執行的持續事件,有「摯誠協定」、「俄法同盟」、「解放聯盟」、「美國干涉」、「青年土耳其革命」、「法國世俗主義」,專制執行的持續事件,有「弗蘭茲.斐迪南」、「雙皇同盟」。


第六回合末尾、遊戲結束時的最終盤面。因為海軍競賽的能力,第五回合開始,專制可以在 AR2結束的時候,看自由的手牌 ── 有俄國計分!專制當然在俄國投注了許多心力,但自由……竟然完全沒有動作,反而把巴爾幹全境都佔下了?原來自由手上有一張隨機棄牌的專制事件,俄國計分因此被棄掉所以沒計分。但第五回合專制執行了「鐵必制」事件,讓海軍又推進兩階:專制海軍竟然領先自由五個階段!

第六回合一開始,自由打出了巴爾幹計分:專制連存在都沒有,自由則是控制,讓自由又 +10VP。專制也執行「海因里希親王」的事件:因為海軍領先五階,專制 +5VP。為了弭平專制壓倒性的海軍優勢,自由連續三動執行了「哥本哈根化」(對手海軍退兩階)、「海軍大臣費雪」以及進行造艦嘗試,終於追到只落後兩階。但專制也趁這段時間,布局還沒計分的德國:稍早自由有對德國的基爾與薩克森,發動+1補正的檢定,但擲骰不佳都失敗。

專制一度將德國轉成計分控制,但自由執行在併吞區放 3點影響力的事件,打消了專制在亞爾薩斯/洛林的控制。專制不得不在最後一張手牌打出德國計分:專制支配、自由存在。結果計分後的危機擲骰骰出五 ── 歐戰爆發!

因為摯誠協議與法俄同盟,協約國是英法俄。因為雙皇同盟與俄國參戰,中央國是德奧土。最終英國的動員牌「英國遠征軍」讓自由多控制法國的殖民區,俄國動員牌「高加索戰役」搶下君士坦丁堡,奧匈動員牌「塞爾維亞必須死」搶下塞爾維亞,其他參戰國的動員牌只有增減分數。最終計分:法國自由支配(專制沒有存在),德國專制支配,俄國雙方存在,奧匈自由控制,巴爾幹自由支配。自由以 +29VP的大優勢獲勝。

這場專制開局的狀態不錯,很快拿下奧匈控制,自由用 5OP牌發動的檢定也無功而返。但專制後續發生多個失誤,讓專制前期的優勢逐漸被追上:

1. 因為不熟悉自由的安定牌,所以專制第一次打出奧匈計分時,被自由用安定牌控制了兩個維也納上方的工人區: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,專制的奧匈計分控制因而被打破。專制為了提早布局巴爾幹,提早放點在維也納南方、接壤巴爾幹的克羅埃西亞與的里亞斯德。但如果專制把點改放在波希米亞,就能穩穩守住奧匈計分的控制。

2. 完全忽視法國。專制如果控制法國殖民區,如此一來雖然自由還是多控制一個法國戰區,但專制安定牌有一張的效果是:控制布爾喬亞區,可以在政府區放影響力。所以專制控制法國殖民區就可以打這張,有機會打消自由在巴黎的控制,同時打消自由的法國計分支配。第三回合專制有抽到控制法國軍人區、並可發動免費政變的事件,但專制沒有執行。間接導致第二次法國計分與最終計分,專制在法國連存在都沒有。

3. 在俄國太晚布局……但這個其實跟奧國被翻、專制不得不投入資源有關。然後看到自由手牌有俄國計分時,沒注意到同時還有棄牌的事件。導致放了很多點數,計分卻全無獲益。

4. 在手上沒有巴爾幹相關事件的狀況下,打出「俾斯麥的遺產」。因為控制了君士坦丁堡與克里米亞,加上回合一開始先行動,專制原本在巴爾幹佔有優勢,大有機會把東側的戰區:羅馬尼亞/保加利亞/馬其頓全部拿下。但專制自己執行這個事件,等於放空一個行動輪。加上自由手上有巴爾幹相關事件,造成專制在巴爾幹的全面潰敗。

5. 專制在德國先天有利,加上自由對基爾與薩克森 +1補正的檢定都失敗,專制反過來應該要對自由控制的巴伐利亞發動 +1補正的檢定,讓自由在德國連存在都沒有。專制將點數用在西利西亞與超控制德國皇室地區,並未讓自己增加分數。

……好像每個計分區,專制都有犯錯(汗),但事實也的確如此,否則自由不該在最終計分,領先到 +29這麼多分。這場自由我覺得犯了兩個錯:第一回合應該先打俄國計分,再進行海軍競賽。以及最後歐戰的動員牌,自由誤以為「英國遠征軍」被「美國干涉」buff後的效果,可以在法國六個地點放兩點影響力、讓自由拿下法國計分控制。實際效果只有放一點,所以只多控制一個戰區。如果英國打「加里波利戰役,」就可以把塞爾維亞又搶回來,一來一回大概會再多 2VP。

這場的感想……還是跟之前一樣:海軍競賽真的沒問題嗎?專制海軍一度領先自由海軍五階,啊不就還好盤面態勢與分數都是自由領先、海軍稍微彌補專制的劣勢。如果反過來是自由海軍領先,啊不就好棒棒、專制直接投降認輸算了……?以冷戰熱鬥為例,就算進入中期,太空競賽領先兩個異能(先看頭條+一回合可以兩次競賽),落後方都還可以承受。但板蕩歐陸如果中期領先兩個海軍競賽異能:例如多一個行動輪進行擲骰 -1的海軍競賽,加上一回合一次、同時用點數加事件的特殊行動,這就是壓倒性的優勢。板蕩歐陸有些海軍競賽的能力,會加強自己後續的海軍競賽,或是削弱對手的海軍競賽(3OP以上牌 -1),有點滾雪球的效果,這個設計我覺得很不理想。當然遊戲其他方面還是很有趣,但也是因此,海軍競賽個人認為設計不彰的部份,就被大大突顯了。

突然想到一個Local rule變體:對方海軍比自己領先的時候,自己的海軍標記直接翻到 +1面。原本的規則是下個階段嘗試失敗,會翻到 +1面。如果對手已經造出新一級的戰艦、有範本可抄了,那自己的海軍比較容易追上,也是很合理吧!會希望海軍競賽能給一些後追優勢:畢竟這個行動能夠處理一張對手的事件,已經很不錯了。附加過強的成功獎勵,反而本末倒置。這場專制海軍最領先的時候,同時有AR2看對手手牌+計分時出兩張安定牌+一回合一次同時用卡牌事件與點數+多一個行動輪進行-1海軍競賽四個能力,未免也太誇張了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