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9/29 「板蕩歐陸:大戰序曲」(Europe in Turmoil: Prelude to the Great War)戰報

遊戲BGG連結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

八月第一次開了板蕩歐陸;身為冷戰熱鬥愛好者,當然覺得蠻有意思、也想再開。不過因為準備九月去日本前後的事宜,所以隔了一個半月,才又跟上次的對戰朋友開戰。上次我們玩了兩場,但第二場我玩專制方,卻因為時間緣故沒能玩到最後。所以這天的第一場,我選擇先玩專制方。


第二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專制起始影響力,最先放在維也納跟法國的第戎:上次的遊戲經驗,如果專制不先放影響力在法國的非戰場區,因為法國相關事件偏向自由,專制很難搶下法國計分支配。自由起始影響力,則放在布達佩斯跟俄國南方的宗教區。

開局專制檢定巴黎,但自由也回敬直接在法國放影響力的事件。一陣檢定後,巴黎的影響力被清空,雙方暫時不敢輕舉妄動。隨後雙方將目標轉移到奧匈:專制成功檢定布達佩斯,轉成專制控制。自由只好先放影響力,在維也納上方的工人區: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,等待之後的檢定機會。


應該是第五回合一開始的盤面(忘了調整回合標記)。民主打出永久抹除法國教堂區的事件,讓專制在法國少控制一個戰區。同時執行了在德國放影響力的事件,暫時打消專制在德國三個戰區的控制。不過專制搶下維也納的控制,達成奧匈計分控制的條件,並且在第三回合打出奧匈計分,拿下 6VP。專制也早一步佈局巴爾幹,很快搶下塞爾維亞、保加利亞與馬其頓三個戰區,民主只控制了波士尼亞。前一回合專制也打出巴爾幹計分,拿下 4VP。這讓分數推進到 -14VP,專制相當有利。


第七回合大戰爆發前的盤面:緊張程度已經升到最高的 6,大戰狀態則是 -2。換句話說危機擲骰只要 3以上,就會爆發歐戰(6 + 3 – 2 ≧ 7)。歐戰爆發前,自由靠著檢定,翻掉專制控制的法國戰區:殖民區。此時專制在法國只控制軍人區一個戰區,可說是半放棄的狀態了。在德國,自由控制了戰區:基爾,但專制在德國計分依然是支配狀態。

稍早雙方全力爭奪俄國,靠著事件幫忙,自由搶下了俄國王室的控制,戰區 3:2領先專制、獲得俄國支配。加上自由控制了君士坦丁堡,分數被扳回到 -6VP。自由還靠著觸發歐戰的事件,搶下塞爾維亞。


歐戰的結果。專制方──也就是中央國,參戰勢力是德國、奧匈與鄂圖曼,但鄂圖曼所有動員牌,執行前提都是要控制君士坦丁堡,所以鄂圖曼等於沒有參戰 囧>。自由方的協約國,則有英國、法國、俄國與巴爾幹。義大利則是中立。

首先結算的是巴爾幹的動員牌:「第三次巴爾幹戰爭」爆發!專制被移除四點影響力,民主則被移除兩點影響力,雙方在巴爾幹都沒有控制任何國家,可說是打得一片糜爛。接著法國執行「17號計畫」,反攻亞爾薩斯洛林、打破了專制的控制。德國則選了保守的動員牌:獲得 2VP,阻止俄國執行「加利西亞戰役」。而這正好是俄國的動員牌,所以直接失效。德國的這個行動,是要掩護奧匈的動員牌:如果控制加利西亞,就能成功進攻波蘭,直接將波蘭轉成專制控制!最後執行的英國動員牌,則是直接控制一個巴爾幹的國家,讓自由重新控制波士尼亞。

最終計分!
法國:戰區 3:1、鄰國 2:0,自由支配。+7VP。
德國:戰區 1:2、鄰國 0:0,專制支配。-4VP。
奧匈:戰區 0:2、鄰國 1:0,專制控制。-5VP。
俄國:戰區 2:3、鄰國 1:0,專制支配。-3VP。
巴爾幹:戰區 1:0、鄰國 2:0,只有自由存在。+5VP。

最終計分 -7VP,專制獲勝!奧匈動員牌讓專制搶下波蘭的控制,使俄國從自由隻配變專制支配。一來一回 8VP差,是勝敗的關鍵。


另一個角度的最終盤面。

……不過打完後檢討一下,發現玩錯一些規則XD。最重要的一點,是緊張程度根本不會升到 6:因為有執行「佛蘭茲.斐迪南」的事件,只要專制還控制維也納與布達佩斯,緊張程度就不會升到超過 2。換句話說:歐戰這時根本還不會爆發(汗)。巴爾幹的動員牌「第三次巴爾幹戰爭」,其實也還不能執行:有兩張觸發巴爾幹戰爭的事件,其中之一必須要先被執行,才會放上打過巴爾幹戰爭的標記,動員牌「第三次巴爾幹戰爭」才能執行。雖然當時盤面是專制有利、歐戰後的計分也是專制獲勝,但這實在有點烏龍(遮臉)。

時間還夠,我們當然馬上開了第二場。這場我們換邊,我扮演自由。


第三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專制起始的影響力,最後一點放在相鄰巴黎的知識份子區域。這讓專制在巴黎的檢定+1。但自由早期有不少在法國放影響力的事件,所以在控制第戎與尼斯後,自由還是靠檢定搶回了巴黎,還超控制一點。

在奧匈帝國,自由也靠著檢定好骰,搶下了維也納跟布達佩斯,快速拿下奧匈計分控制。早期的俄國相關事件,對自由不利,所以自由沒有在俄國花太多心力,專制則拿下了除了聖彼得堡之外的四個戰區。

因為奧匈與法國都有利,自由很快開始佈局巴爾幹,拿下了保加利亞、馬其頓與塞爾維亞。剩下羅馬尼亞還沒控制時,專制發動五五波的檢定,但卻骰出 1!一瞬間自由在巴爾幹,就幾乎拿下了計分控制。


第七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因為爭奪法國失利,專制轉向控制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兩個相鄰法國的獨立地區。因此自由雖然獲得法國計分支配,但實際只獲得 2VP。靠著挪威獨立的事件,自由控制了相鄰德國的三個獨立地區:挪威、瑞典與丹麥,也靠著有利的檢定控制德國的戰區:基爾。

專制雖然控制了德國陸軍、亞爾薩斯/洛林、德國皇室與東普魯士四個戰區,但自由也控制了薩克森、巴伐利亞等德國地區。加上相鄰的挪威、瑞典與丹麥,雙方在德國都是存在,德國計分雙方都沒得分。但專制靠著德國計分時的安定牌效果,抽一棄一、換掉了手上的巴爾幹計分!自由在巴爾幹計分獲得控制,至少可以拿下 10VP,沒計到分真是超大的損失。

靠著「奧匈併吞波士尼亞」的事件,專制控制了波士尼亞,但自由也拿下了鄂圖曼。此時分數雖然是 0VP,但盤面態勢自由有利。


第九回合一開始的盤面:這回合稍後爆發了歐戰!在巴爾幹,靠著有利的檢定,自由搶回了波士尼亞。但專制也靠著事件,搶下了羅馬尼亞。在俄國方面,因為執行了「流放異議人士」的事件,自由在聖彼得堡的影響力,全部被移到西伯利亞。拍照的稍後,自由也控制了義大利。

因為起始「三皇同盟」的狀態沒有被取消,俄國是中央國的成員!相對英國則因為「光榮孤立」的事件效果,也沒加入協約國。鄂圖曼跟俄國陣營相反,義大利則因為沒有執行三國同盟的事件,所以是協約國。因此中央國陣營為:德國、奧匈、俄國、巴爾幹,協約國陣營則為:法國、義大利、鄂圖曼。


大戰的結果:因為「採用施利芬計畫」的事件有被執行,德國動員牌當然打出效果最強大的「八月炮火」,直接獲得 6VP,還移除了巴黎的兩點自由影響力,打消了自由在法國計分的支配。奧匈則靠著動員牌,直接把義大利翻成專制控制!巴爾幹的動員牌,又是「第三次巴爾幹戰爭」,不過鄂圖曼的動員牌,可以在保加利亞、馬其頓與希臘放影響力,所以修補了巴爾幹戰爭的傷害,讓自由重新獲得巴爾幹計分支配。最後則是俄國的動員牌:直接把君士坦丁堡翻成專制控制。

最終計分!
法國:戰區 2:2、鄰國 3:0,雙方存在。-3VP。
德國:戰區 1:3、鄰國 3:0,雙方存在。+1VP。
奧匈:戰區 2:0、鄰國 0:1,自由支配、專制不存在。+5VP。
俄國:戰區 0:4、鄰國 2:1,專制支配。-6VP。
巴爾幹:戰區 2:0、鄰國 0:2,自由支配、專制不存在。+4VP。

雖然區域記分自由佔優勢,但別忘了「八月砲火」的 -6VP!專制最後就以 -6VP獲勝。


專制執行的持續效果事件,包括「巴爾幹戰爭」、「光榮孤立」、「採用施利芬計畫」、「奧國併吞波士尼亞」。


自由執行的持續效果事件,包括「摯誠協定」、「挪威獨立」、「義大利背信」。

唉呀……第二場真的輸得可惜。因為不太熟悉動員牌的效果,讓專制直接搶走義大利跟君士坦丁堡,一來一回是 10分差!早知如此,點數我就該拿去佈局其他區域:P。「採行施利芬計畫」是我自己打出來的:因為三皇同盟一直沒有解除,觸發大戰的危機擲骰會 -2,覺得大戰也不見得會爆發……結果因此嚐到苦果。德國的動員牌「八月砲火」直接 -6VP,還翻掉法國的支配,一來一回也差了 10VP。加上巴爾幹計分被德國棄掉,也是 10VP。考量到最後是 -6VP輸掉,上述任何一個環節如果處理得當,應該就會獲勝了!畢竟大戰開打前,整體盤面是自由明顯佔上風,分數也是在 0VP前後。自由有一個持續事件,效果是進行危機擲骰前,可以用 1VP作為代價,讓緊張程度降 1。如果覺得大戰開打不利,自由應該要不吝惜地使用這個效果。

跟前一次相比,這次遊戲的過程明顯上軌道許多,而不只是用冷戰熱鬥的打法,來玩這個類似系統的遊戲。上次沒有開打的歐戰,這次兩局都爆發了,也是第一次打到後期。後期提昇緊張程度與觸發危機擲骰的事件相當多,這讓我覺得,板蕩歐陸應該多數狀況都會爆發歐戰──對此我抱持正面評價。如果這個不同於冷戰熱鬥的機制不常發生,那這款遊戲跟冷戰熱鬥的區隔就太小了。

考量到歐戰遲早會爆發,跟歐戰相關的事件,就更要斟酌是否該執行,或是刻意不讓對手執行。以這場為例,「俄法同盟」一直沒有執行,所以起始的「三皇同盟」一直沒有解除。這連帶讓俄國與巴爾幹加入中央國,對最後計分造成相當大的影響:甚至可說如果換成俄國與巴爾幹加入協約國、鄂圖曼加入中央國,自由就會獲勝。而且「俄法同盟」是兩點牌,自由正好有一張安定牌,可以從棄牌堆撿兩點牌!下次玩自由方時,就會知道應該要用這個效果,撿走「俄法同盟」。「採用施利芬計畫」這種對歐戰結算有超大影響的事件,更是要避免打出。

因為對規則與遊戲的風格更加熟悉了,這天的兩場,感覺也比上次更能體會到遊戲的樂趣……。但我還是得說,在前一篇戰報提到的一個擔憂,這天是真真切切的發生:海軍競賽效果太強,若另一方一直趕不上去,會被拉開很大的差距。第一場第三回合,專制抽到了「鐵必制」事件,可以直接把海軍推進兩格。對比自由的海軍擲骰連續失敗,所以專制使用了一次「回合最後可以多一個行動輪,來做一次海軍競賽」的能力,還至少用了三次「同時執行事件效果與卡牌點數」的超強能力!第一場打到一半,自由就有點眼神死了:例如「普魯士精神」這張專制牌,事件可以在德國放三點影響力,再用三點點數。這種強勢能力,完全超越卡牌的平衡與骰子的運氣,是絕對的存在。

第二場自由也是第一回合就抽到「費雪」,讓自己的海軍擲骰 +1。而且自由有時刻意用自己的牌來進行海軍競賽,獲得擲骰 +1的 bonus來保證成功。這讓自由在海軍競賽一路領先,有用到一次同時執行事件效果與卡牌點數的能力,也發動兩次看對手手牌的能力。雖然第二場自由敗戰,但這是因為歐戰的結果。純看盤面狀態,自由是顯著領先。

另外一個我覺得比較微妙的點,是開戰後動員牌的效果結算:因為這等於是開打之前,雙方就已經知道對手全部有哪些進攻計畫、進攻計畫的結果會是如何。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……打仗之前雙方就知道結果?像是這天第二場,我們在大戰爆發前,有先交換彼此的動員牌研究一下。結果我才知道奧匈想打義大利、俄國想打君士坦丁堡,對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。這實在有點奇怪啊~身為義大利與鄂圖曼這一方,我竟然沒有任何一張動員牌、或是之前的事件牌可以防守。結果這兩國的控制,就這樣被兩張動員牌讓對手搶走,一來一回 10VP!第一場我用德國的動員牌防止俄國的動員牌,再用奧匈的動員牌打波蘭,那還有一點策略或招式對應的成份。或許歐戰結算,只是這款遊戲中的子遊戲,所以沒有花非常多心思去設計機制,而是用比較抽象且簡單的方式結算。有一點點可惜……。

目前為止的經驗,我覺得板蕩歐陸算是有趣,似乎也還算平衡。但海軍競賽的效果太強,如果一方擲骰不順,可能會被拉開顯著差距,這個預言不幸言中。當然知道海軍競賽的強勢效果,雙方就該更注意地控管對手的相關事件,以及適時放棄用海軍競賽處理對手事件,而出自己的事件、擲骰 +1來求成功。整體來說我的評價算相當不錯,在今年新開的遊戲中,目前我給予僅次於戰略級一年戰爭的好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