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戲 BGG連結。照片按右鍵在分頁開啟,可看到完整大小圖片。這次的對手與今年二月這場是同一位,我們開 C3i的 Awakening+Forever War兩擴連結劇本,第一場我扮演聖戰士。
第二回合途中的盤面。開場聖戰士很快把敘利亞降到 Poor,之後進攻伊拉克。美國對海灣諸國 WOI ,竟然連骰出兩個六:第一次放 Aid,第二次正好升 Good。聖戰士不得不去踩非穆斯林國家,想讓 GWOT與美國態度相對。沒想到聖戰士連續骰出 5/6,反而讓 GWOT變成與美國一致的 Hard 3。但聖戰士還是抓準時機對伊拉克大聖戰成功,並且打出「南海危機」調走兩個美國部隊,讓美國第二回合少抽一張牌。
第三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因為起始有伊斯蘭國,聖戰士將伊拉克轉成 IR後,只要再把一個 2資源以上的鄰國轉成 IR,就能立即勝利,目標自然轉向伊斯蘭國首都、內戰狀態的敘利亞。但美國這回合打出讓石油輸出國資源 -1的事件,聖戰士就算把敘利亞轉 IR,也只有 5資源、無法獲勝,這回合只能先布局,把敘利亞轉成敵對。美國解除南海危機的事件效果,並且派部隊到葉門支援內戰。
第三回合遊戲結束時的狀態。聖戰士用事件讓敘利亞變成被圍困國,並且成功發動大聖戰,獲得 6 IR資源(2敘利亞+3伊拉克+1伊斯蘭國首都)立即勝利。
第一場結束後,雙方換邊再打一場。
第三回合途中,同時也是遊戲結束時的盤面。美國先把伊拉克與敘利亞轉成 Ally,之後先主攻伊拉克:靠事件與 WOI失敗,在敘利亞放了兩個 Aid。並且靠著石油價格攀升的事件,執行兩次在伊拉克增加 2民兵的事件(註:這邊有玩錯規則,這個事件不能在伊斯蘭國境內執行。不過若無法執行,美國用這兩張三點牌在伊拉克殺 cell,其實效果也差不多)。加上執行巴格達迪事件提升威望,順利將伊拉克轉成 Good。聖戰士想在敘利亞 Plot,但不是擲骰失敗,就是被美國 Alert。聖戰士只能先在美國無力顧及的葉門大聖戰成功,但隨後聖戰士進攻沙烏地阿拉伯,卻大聖戰失敗。在此同時,美國已經將敘利亞與海灣諸國轉成 Good,聲望一度升到 Very High。聖戰士眼見大勢已去,投了認輸。
這兩場都是贏在經驗的差異:第一場美國開局 WOI連骰兩個六、讓海灣諸國變成 Good,是超級好的發展。加上聖戰士在歐洲沒能把 GWOT拉到 Soft與美國相對,算是稍微落後,還好聖戰士有把美國威望拉到 Low,沒有讓美國開始 WOI滾雪球。第二回合聖戰士進攻敘利亞的態勢非常明顯,且因為被事件降低伊拉克的資源,聖戰士絕對沒辦法在第二回合立即勝利 —— 這時我最擔心的,是美國對伊拉克 Regime Change:因為美國威望降到 Low,美國 RC就算威望擲骰爛骰,損失也不大。且如果聖戰士失去伊拉克,至少要再把兩個國家轉成 IR才能獲勝,還要一段時間。美國沒有 RC,讓聖戰士第二回合慢慢布局,第三回合一開始就大聖戰成功獲勝。第二場則是聖戰士小聖戰不夠堅決:伊拉克有兩個 Aid時還是 Poor,小聖戰成功率是 50%,應該要快快把 Aid炸掉。敘利亞開場 Fair,聖戰士用 Plot來降,成功率只有 1/9,而且美國可以 Alert阻止 Plot結算,聖戰士要降統治狀態,就要毅然決然的小聖戰才對。
遊戲結束後,我們聊到這個兩擴合併劇本是否比 Forever War的第一個劇本平衡 —— 之前我們覺得這個劇本很偏美國。因為今天兩個勢力各獲勝一次,我一開始覺得這個劇本比較平衡一點……,但仔細想想,還是美國有利一點:這個劇本的起始設置跟 Forever War的第一個劇本非常類似,差別在於美國威望低一點,伊拉克與敘利亞兩個內戰國的 Cell與民兵都多一,且美國事件「軍事顧問」沒有生效。乍看之下美國被 nerf,但平衡不佳的主因:敘利亞與伊拉克是內戰狀態的伊斯蘭國,並未獲得解決。美國如果能把這兩國轉成 Ally並派遣部隊,就能很有效率的殺 Cell同時賺威望。這個劇本 Awakening/Reaction事件很少,這點其實也是有利於美國:美國 WOI無遠弗屆,少數 Awakening若因為事件或升上 Good的擴散,跑到地圖的邊陲,美國仍然可以 WOI。但同樣的狀況若發生在聖戰士身上,聖戰士不可能跑去地圖的邊陲搞大聖戰,不相鄰的 IR國也無法讓自己獲勝。結論:Forever War擴,目前覺得比較平衡的還是 2017川普上台劇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