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poléon 1806 BGG連結。照片按右鍵在分頁開啟,可看到完整大小圖片。友人買了拿破崙 1806,就跟他開了新手體驗場。我扮演普魯士,新手扮演法國。
第四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開局普魯士將部隊收縮,集中在耶拿佈防。布呂歇爾則跟著主帥斐特烈三世,往地圖右側移動、佈防右上角的兩個堡壘。法軍用貝納多德與蘭恩進攻耶拿,雙方都是五張戰鬥牌—沒想到普軍打出三傷,法軍只打出一傷,法軍因此被擊退兩步。
眼見雙方在耶拿交戰,普魯士想把布呂歇爾拉回防守。沒想到法軍打出移動到三叉路停止啟動的事件,布呂歇爾因此停在達武面前。達武遂主動進攻:雙方都是三張戰鬥牌,沒想到雙方又都打出三傷!但這對普魯士是非常糟糕的結果 —— 普魯士寧願被擊敗後撤,而不是還與達武黏在一起。下次戰鬥布呂歇爾只剩一張戰鬥牌,達武卻還是三張。
倒數第二回合結束時的盤面。第四回合法軍打出直接搶到主動權的事件,先行動讓達武與布呂歇爾再次交戰,布呂歇爾因此全滅,還損失了主帥斐特列三世,此時局勢對普魯士非常不利。第五回合普魯士在右上方的堡壘:萊比錫增援一支部隊,就先炸斷一座橋,並往另一座堡壘移動。法軍則讓達武主動進攻,但這次輪普魯士打出移動到三叉路停止啟動的事件,普魯士也讓部隊撤回到萊比錫。在地圖中央的埃爾芙,拿皇率領的部隊經歷移動時開出一點牌、完全無法移動,終於完成集結。在耶拿的普軍回防前,先堵住了進路。
最後一回合遊戲結束時的盤面。拿皇率領五支部隊進攻埃爾芙,戰鬥牌多達 11張,普魯士戰鬥牌則是 7張。這一戰普魯士沒有出現奇蹟(能打出傷害的牌,之前幾乎都已經開出來了),法軍打出八傷,普魯士只打出一傷,法軍成功攻佔埃爾芙。此時是 4VP,如果法軍進攻地圖右上方的萊比錫獲勝,就能拿下城堡的 3VP+消滅更多部隊至少 1VP、拉到 0VP獲勝!……結果達武與內依兩波進攻,普魯士反而都多打出一傷擊退法軍。普魯士因此多拿 2VP,最終 6VP獲勝。
對手覺得這場是很不錯的新手體驗場:倒數第三回合的時候,法國連開兩張 1點的移動牌,覺得這遊戲也太憤 XD。普魯士已經拉到 15VP,法國卻要 0VP才能贏,怎麼可能逆轉?!但最後一回合拿皇全軍進攻埃爾芙並大勝,發現仍有逆轉機會。雖然最後達武與內伊的兩波進攻都敗戰,沒能逆轉勝,但也充分體驗到這遊戲的趣味,以及下次玩的時候可以改進的地方。
起始法國沒有留意到將領的移動能力與啟動的先後次序,好幾次先行動的將領,卡住了後行動但移動力更高的將領,因此耽誤了進軍速度。法國一開始也沒注意到自己的獲勝方程式,其實就是集結大兵力進攻埃爾芙。中間法軍主動跟普軍主力在耶拿交戰,其實並無必要。此外法軍應該要讓將領能力最強的達武儘快往右上方前進,控制此處的兩座堡壘。如果第五回合前達武就占領兩座堡壘,卡住普魯士第五回合增援進場,基本上普魯士就沒有獲勝希望。這場普魯士前半戰鬥牌運非常好,抽到多張有傷害的牌並擊退法軍,賺了一些分數。但也因此強牌都先出掉,埃爾芙的大戰壓倒性的戰敗。不過普魯士有留意牌庫的管理,沒有傷害的牌儘量扣在手上,因此最後在萊比錫的兩場戰鬥,普魯士已經是精煉過的牌庫。加上手牌有留戰鬥事件,連續兩波擊敗法軍也不算太意外。
拿破崙 1806結束後,繼續開 Granada: Last Stand of the Moors – 1482-1492。上次我玩穆斯林,這次換邊玩基督徒。
第三回合前半,基督徒移動結束後的盤面(註:這回合基督徒先動)。第一回合基督徒競標時出了領袖牌,搶下先動想讓斐迪南消滅博阿迪、讓博阿迪變成基督徒操控。沒想到穆斯林也打出了領袖牌避戰,讓博阿迪後撤兩步到安全區。隨後穆斯林的行動輪,則把北非的部隊叫到伊比利,此時局面對基督徒頗為不利。
第二回合競標階段,穆斯林用忠誠檢定牌搶下先動,消滅了起始位於格拉那達西南方、位於瞭望塔的三個基督徒部隊。基督徒第一動沒出牌啟動部隊,只讓斐迪南攻打相鄰、一個穆斯林部隊防守的瞭望塔。穆斯林第二動則進行兵力調度,將聖戰士部隊集中到地中海岸的重鎮:馬拉加。基督徒第二動則出兩張牌啟動所有部隊:費迪南與起始在地圖西北側的基督徒部隊,全部進攻格拉那達西邊的瞭望塔。起始在地圖東側的伊莎貝拉與卡斯提爾部隊,靠著海運攻打西南方的瞭望塔。起始在地圖北側的萊昂部隊,則移動到西南方的基督徒城堡——此處位於大路,距離格拉那達只有三步遠、可以一次走到。穆斯林發現局勢非常糟糕:這回合基督徒後動,下回合基督徒如果搶到先動,大軍就會直撲格拉那達!第三回合競標階段,基督徒打出忠誠檢定搶下先動,十六個部隊兵臨格拉那達城下,穆斯林只有四個部隊+兩個增援的格拉那達衛隊。
第三回合前半,穆斯林反攻格拉那達的大激戰。這回合前半基督徒先動,消滅了格拉那達的四個守軍,穆斯林利用格拉那達內外城的機制,留下兩個部隊守城、沒參與野戰。輪到穆斯林行動,也打兩張牌啟動所有部隊,從四面八方合兵到格拉那達。因為穆斯林控制較多城堡,且基督徒稍早進行了強行軍、只有七張牌,穆斯林手牌數有優勢。結果雙方都是派出十一個部隊,但基督徒靠著修士會的兩個騎兵與卡斯提爾騎兵,組成更好的特殊兵種攻擊,戰力 42:41以一點之差獲勝!
第三回合後半,野戰獲勝的斐迪南部隊對格拉那達攻城。在卡斯提爾炮兵的加持下,基督徒打出 14點戰力攻下格拉那達,獲得立即勝利。
這場換邊玩,但感想其實跟上一場結束時的討論一模一樣:基督徒要獲勝的話,根本沒必要爭奪外圍的城堡,只要集兵專注打格拉那達就好。起始基督徒在地圖北側~西北側的部隊更為集中,不需要額外增兵,就能如同這場很快的在格拉那達集結 16個以上的部隊。因為基督徒競標有優勢,基督徒也更容易做出這回合後動→次回合先動這個連續行動的 combo。而且因為穆斯林起始要援救在前線的博阿迪,也會想清掉起始在格拉那達西南方的三個基督徒部隊,往往會被逼到不得不搶先動 —— 等於前期基督徒先動可以抓博阿迪/北非的聖戰士/拉回格拉那達西南方的部隊,後動又可以做出連續行動的 combo進攻格拉那達,怎樣都佔上風!
……話雖如此,這場第一回合穆斯林靠著領袖牌後動卻撤回博阿迪,當時的盤面相當有優勢。如果穆斯林第二回合一開始的行動,是儘快把南方有聖戰士單位的兩支部隊,以及博阿迪全部合兵,防守格拉那達西側,這場的發展絕對就會不同。但以這兩場的對戰感想,我覺得如果基督徒採用專注進攻格拉那達的策略,基督徒就會稍微佔優勢。另外這次的感覺:出兩張牌啟動所有部隊非常強,比關原之戰相同的行動厲害得多。玩關原之戰時,多數狀況都是出一張牌、啟動三隻部隊或啟動兩隻部隊+增援。但因為格拉那達有海軍可以運兵,而且同一條道路可以被多隻部隊重複使用,出兩張牌啟動所有部隊的移動效率非常高,分散的部隊可以一口氣會合到關鍵的地點進攻。每回合的兩次移動,前半不出牌、後半出兩張牌,效率與威脅性比前半後半各出一張牌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