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戲 BGG連結。照片按右鍵在分頁開啟,可看到完整大小圖片。這場我扮演穆斯林。
第二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第一回合穆斯林搶下先動,南北合兵攻下地圖中央偏左的基督徒城堡。同時用海運,把北非的聖戰士運到西班牙。
第二回合後半的盤面。雙方在地圖中央打了一場大戰,但穆斯林以些微差距落敗,往格拉那達的方向後撤(右方)。
第四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前回合基督徒往南進攻,攻下了穆斯林中央偏左下的海港城堡,穆斯林隨後揮軍收復失土。基督徒在地圖上方的萊昂部隊,往下進攻穆斯林的瞭望塔,沒想到穆斯林卻用瞭望塔卡牌以少勝多。地圖中央偏右下的城堡,穆斯林也從此發兵地圖右上方,擊敗了基督徒三個木塊的分部隊。
第四回合後半結束時的盤面。前一回合穆斯林兵分兩路,進攻地圖中央偏左的城堡與瞭望塔。預期以當前的手牌與兵力組成,雙雙可以獲勝。但卻搞錯撤退規則,以為如果戰敗方能撤退的相鄰地點,分別是進攻方進入戰場的方向,以及有敵人的地點,要優先選沒有敵人的地點。沒想到正確的規則,是可以由敗戰方自由選擇。因此左邊戰場敗戰的部隊,撤退後馬上投入右邊戰場的戰鬥——原本穆斯林:基督徒 5:3且全是安達盧西亞部隊的優勢堆疊,瞬間變成 5:7,穆斯林因此在右邊的戰場敗戰。下一動基督徒左右夾攻,一口氣消滅了穆斯林有兩個主要領袖+兩個聖戰士的最強堆疊。其中一個領袖還是博阿迪,會倒戈到基督徒方,讓基督徒多六個獨立部隊。到此勝負已分,穆斯林沒有餘力守住格拉那達,投了認輸。
Granada的規則借鑒了我非常喜歡的另一款遊戲:關原之戰,因此我非常期待、等待了兩年終於實際玩到。跟關原之戰相比,主要的改動點有:(1)多了海軍、海運與海戰(2)每回合抽牌與抽增援木塊的數目各+1,多資源點/城堡的抽增援木塊/手牌優勢降低(3)忠誠檢定變成士氣檢定,檢定失敗只會讓一個木塊無法出戰,不會倒戈幫對手加戰力(4)多了許多特殊牌如騎兵/弩兵/炮兵/指揮官,可以讓任意勢力的對應兵種出戰、使用兵種特殊攻擊(5)第一個重要改動:堆疊移動過程中可以撿一次部隊,留下部隊也變成只剩一次(6)最重要的改動:如果是出發點不同的堆疊,移動時可以同一條路走多次,這讓部隊合兵變容易非常多。
在實際開戰之前,我有看過起始配置,決定第一場使用穆斯林——原因是如果基督徒第一回合搶下先手,高機率可以第一動就讓伊莎貝拉+斐迪南,分別帶兵攻打北非與穆斯林特殊領袖博阿迪。斐迪南起始有七個部隊,博阿迪只有三個,斐迪南只要獲勝+消滅兩個博阿迪的部隊,馬上就能讓博阿迪倒戈,變成基督徒控制的六個獨立部隊(維持兩回合)。北非起始兩個部隊是固定的,總戰力最大 6、有一個聖戰士。如果伊莎貝拉的海上移動順利(沒發生海戰,或是海戰獲勝),高機率可以打出 7點以上戰力,把北非起始兩個穆斯林部隊全滅。如果真的發生這個狀況,穆斯林幾乎可以投降了。為了不讓第一次遊戲體驗太糟糕,我選用穆斯林、第一回合搶先手,避免這個憤展開 XD。
這場中盤到遊戲結束,局勢陷入一個微妙的狀態:雙方都對當前的盤面態勢不滿意。基督徒覺得盤面上的分數遙遙落後,根本沒有獲勝希望(忘記攻下格拉那達,基督徒就立即勝利)。穆斯林知道格拉那達陷落就立即敗戰,覺得如果基督徒把地圖左上方的部隊合兵、平推格拉那達,穆斯林根本無力抵擋,所以穆斯林一直想靠大吃小、消磨基督徒的戰力。但基督徒的起始部隊分布其實比穆斯林更好,討不到太多便宜。加上基督徒可以用炮擊牌直接拉回兩個被消滅的炮兵,穆斯林一直沒辦法把雙方傷亡拉開差距。第四回合第一動如果結算順序正確、左右兩邊都獲勝的話,應該可以讓基督徒多陣亡四個部隊。但因為誤會撤退規則,使得兩勝變成一勝一敗,下一動基督徒馬上左右夾殺消滅穆斯林的主力,實在讓我扼腕。
其實 BGG也有人發問穆斯林的策略,覺得基督徒如果採用大兵力平推格拉那達的打法,非常難以抵擋。而且若基督徒採用這個策略,等於放棄追分,遊戲的過程會變得單調甚至一成不變。因為每回合抽牌的數目增加,加上多了好幾張可以讓任意勢力出戰的特殊牌,且士氣檢定變得沒什麼威脅,基督徒就算手牌比穆斯林少一張,這場也沒遇到手牌不足以讓所有部隊出戰的狀況,因此沒有分兵去佔城堡的誘因。這場遊戲剛結束時的檢討,我也覺得穆斯林似乎沒辦法抵抗這個策略……?但重新估算過穆斯林分數獲勝,最低需要控制哪些地點後,有露出一絲勝利曙光:穆斯林或許可以收縮防線、主動放空讓出一些城堡,儘量溫存部隊防守格拉那達左方,下次有機會再實際驗證。但我還是得說:基督徒第一回合搶先手、費迪南與伊莎貝拉分別攻打博阿迪與北非,這個開局策略還是太強勢。依照機率,基督徒蠻可能兩場都勝,這會瞬間就讓遊戲性與平衡傾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