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11/28 「Imperial Struggle」戰報

遊戲 BGG連結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


這場是在11月的台北戰棋聚會開的,對手跟這天是同一位。因為前一場我們沒有打到最後,所以勢力選用跟前一場相同:我法國他英國。


第二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前一回合的末尾,法國猶豫最後一個行動要選主要軍事還是主要經濟:法國想嘗試早盤就投資軍事板塊的打法,但如果選擇最後這片主要經濟,可以確保法國一定能拿下這回合的香料物產計分。法國最後選擇主要軍事行動,英國也不意外的選擇主要經濟。但隨後的發展,讓法國馬上後悔:法國的戰力領先,並沒有強到足以在北美打下一座要塞。因此英國拿了物產分、分數領先,又因為戰敗拿了很多 TRP。第二回合的物產 ── 又開出了香料!


第三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法國靠著樞機內閣的政策牌,在歐洲大為領先。英國則在北美與加勒比稍微有利。前一回合法國拿下兩個印度的地方盟友,並打出控制幾個盟友放幾個衝突標記的事件。事件配合優勢板塊,法國在印度放了四個衝突標記,讓原本英國有利的印度,馬上風雲變色。不過此時分數僅有 3VP,距離 0VP的英國獲勝非常接近。


第四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靠著衝突標記與搶下印度兩點的要塞,前一回合法國在印度的戰爭大勝、用征服點又打下一個要塞。北美的戰爭法國也獲勝,但法國發生一個大失誤:忘記可以打無人控制的要塞,卻去打一塊西班牙領土。因為「西班牙帝國」的可選規則,法國因而失去一個西班牙威望地點的控制,也讓法國暫時失去「地中海陰謀」的優勢板塊。此時法國在歐洲以及威望地點稍微領先、印度大幅領先,英國則在北美稍微領先、加勒比大幅領先。法國也把分數追回到 9VP。


第五回合開始一會的盤面。因為法國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有買軍事板塊,稍後的七年戰爭,法國一開始就比英國多兩個軍事板塊,可說贏在起跑點。但英國執行額外+2海軍戰力的事件,稍後的軍事板塊,英國也抽得比法國好。這讓英國在大西洋海戰達成最大的獲勝獎勵 ── 消滅兩個法國海軍!因為大西洋海戰獲勝的+2補正,加上法國被消滅兩個北美海軍,法國在北美戰場無功而返。如果前一回合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,法國的選擇沒有失誤、在北美打下一座空要塞的話……,真是懊悔。印度方面法國遙遙領先,兩塊英國領土都被攻下。不過此時分數又拉到 3VP,逼近英國立即獲勝。


第六回合一開始的盤面。英國靠著撤銷詹姆士黨崛起、而且可以便宜控制愛爾蘭地區的政策牌,以及每控制一個愛爾蘭地區,就可以可以增加外交點數一點的政策牌 combo,在歐洲攻城掠地,總控制地點數目反超法國。前一回合法國在美國獨立戰爭大勝,兩塊英國領土都被攻下。但法國沒有投注足夠的經濟點數,在北美造成英國孤立,因此沒有發揮到獨立戰爭獲勝,英國孤立的控制會被移除這個 bonus。相反的法國完全沒注意到在加勒比戰場,敗戰方會被消滅兩個海軍的額外懲罰,又痛失兩個海軍單位:明明法國在北美戰場獲勝,北美的控制數目卻反而被英國反超到+3。


第六回合結束時的最終盤面。法國這回合一開始犯了一個大失誤:完全忘記英國的政策牌,會因為控制愛爾蘭的地區而增加外交點數!靠著政策牌搭配帶來的優勢,英國在歐洲大舉逆轉,總控制地點數與威望地點數,都超越了法國。法國雖然在印度遙遙領先,但在北美與加勒比都稍微落後。這回合開出的三個物產,英國也在蔗糖與漁獲領先。因此在第六回合結束時的計分階段,英國就達成 0VP獲勝。雖然法國攻下四塊英國領土,但因為沒進入最終計分,法國並未獲得這四塊領土的 8VP!

 

這遊戲實在很難呀……!咦,我怎麼講跟半年前一模一樣的話 XD?這場我犯了至少四個錯誤:有些是策略的選擇失當,有些則單純是自己的操作失誤:

1. 第一回合最後,沒有選擇主要經濟行動,而是選擇主要軍事行動。其實當時法國在戰爭的佈局已經領先了,而且如同前面所說:如果選擇主要經濟,法國確定能拿下香料的物產分。但我想要嘗試一下開場就大力投注戰爭的打法,看能否滾雪球獲勝,結論是……不行,甚至連打到讓英國痛,都很勉強。這反而讓英國第一回合拿下物產的獎勵,同時敗戰獲得大量的 TRP。結果第二回合物產又開出香料,幸好法國靠著在印度放衝突標記的事件,在印度追平。但如果法國第一回合就選了主要經濟行動,不就連續兩回合都收下最棒的香料物產獎勵了?

2. 奧地利繼承戰爭時,北美獲得的 CP沒有去打空要塞,而是去打加勒比的西班牙領土。其實奧地利繼承戰爭的結算,對法國頗為有利。但打了加勒比的西班牙領土,讓法國失去一個西班牙威望地區的控制,連帶失去了「地中海陰謀」這個優勢板塊。因為法國的政策牌選擇「龐巴度夫人」,只要使用歐洲的優勢板塊,就能獲得 1TRP。這讓法國不得不在下一回合的一開始,再一次花外交點數控制西班牙威望地區。稍後的七年戰爭,法國正好少了一點戰力而沒有獲得 CP(因為英國在大西洋海戰獲勝,額外獲得+2戰力),如果法國有打下空要塞,戰力差就正好足夠,又能再打下一座空要塞……,真的是太可惜。

3. 沒有注意到七年戰爭在加勒比戰場的結算結果,敗戰方會額外損失兩個海軍。如果法國有及早注意到,就會多投注戰爭板塊在加勒比戰場。結果這場敗戰加上前一回合在大西洋海戰的敗戰,法國一口氣失去了四個海軍,這是超級巨大的損失,讓法國在北美與加勒比的局面更加不利。

4. 沒注意到英國晚期的政策牌,控制愛爾蘭地區會額外獲得外交點數。因為我對晚期革命時代的牌都比較不熟悉,其實最後一回合一開始我想了非常久。但漏算到英國政策牌的能力,連帶讓法國最後的堡壘:歐洲都失陷,因此第六回合結束時的計分,英國就直接獲勝。如果法國有做出一些回應,雖然法國應該還是不會贏,但至少可以撐到最終計分才對。

這次的對戰經驗,一方面再次讓我感受到對手真的是非常聰明:明明對戰經驗比我還少,卻比我更快掌握到晚期革命時代的卡牌使用與遊戲節奏。另一方面也讓我覺得目前我對這遊戲的掌握還在五里霧中:三個月前我覺得 IS看山是山,現在則在看山不是山的階段。一些行動的選擇、策略的理解,都跟幾個月前的想法大不相同。

第一回合我的行動板塊選擇,覺得還是受到過去經驗、比較輕視經濟行動的遺毒。畢竟跟早期得分相比,戰爭獲勝感覺還是比較值得爭取?但現在也可以理解到:經濟行動的佔地與物產分,也是會滾雪球的。尤其有些地點先佔之後,可以獲得-1點就可以移除控制的優勢板塊,或是控制相鄰的 2~3點要塞。晚來的人要花費更多點數來移除控制,但不爭取這樣的地點,對手在這個區域可能每回合都能跑分,或是收下物產計分。現在的感覺,外交行動還是比軍事/經濟行動的優先度高一點,但經濟與軍事雙方的重要性不分上下,甚至依盤面狀態,前者的重要性還高一點?

這次遊戲的另外幾個雜感:1. 一些之前覺得遊戲中不太重要的地點,可能在某些條件下相當有用。例如愛爾蘭,之前會覺得只有前半詹姆士黨的戰爭有用。但英國晚期的政策牌,就有對應到愛爾蘭的搭配,這場甚至因此吃了大虧。2. 到目前為止的遊戲經驗,我覺得我過份看輕加勒比這區,或許是因為沒有要塞的關係……?但美國獨立戰爭在加勒比的戰場,敗戰方會直接消滅兩個海軍,這個懲罰太可怕。因為無法蓋要塞,海軍在此尤其重要。

3. 最後一回合的卡牌有點吃運:這場我最後一回合幾乎都是抽到跟戰爭有關的事件,但最後一回合不會打仗。相比對手抽到的事件,則都跟戰爭無關。雙方結束後討論,也覺得最後一回合雙方事件的強度明顯有落差。如果事件強度相差不大,或許法國就有辦法撐到最終計分。4. 這場開局跟前一場一樣,是特別多的五個主要外交行動。之前有提到,我的感覺是第一回合外交板塊越多,法國的開局優勢就越少。但最近幾場的感覺,已經不會讓我認為法國開局優勢過份巨大,也覺得英國晚期的政策牌比法國強一些。這讓我想到 BGG討論區,好幾個月前就有不少人留言、覺得法國太強,但作者的回覆是:再多試幾場看看。可以見得之前我認為法國開局顯而易見強勢的打法,對作者這樣有經驗的玩家,都是有辦法對付的。

最後一點:分數與先後動的重要性,不若我之前想的這麼理所當然、前期分數低先動就是強。最近幾場不論玩英國法國,都讓我覺得分數高的一方後動,並不見得弱勢。如果是因為區域的佔地數目或是物產得分,造成分數領先。那麼分數低的一方選擇先動,卻沒有想辦法扳平落後的區域/物產的話,後動的一方最後一動,幾乎都能把盤面的區域/物產整體得分,拉到對自己有利的態勢。等於分數領先而後動的一方,是一直滾雪球得分。考量到這點,就會覺得除了第一回合之外,後動並不是劣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