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05/14 「冷戰熱鬥」(Twilight Struggle)、2017/05/20「蘇格蘭之槌」(Hammer of the Scots)戰報

冷戰熱鬥遊戲BGG連結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

先是5/14在新竹開的冷戰熱鬥,我扮演美國。蘇聯讓一點影響力,有加入KS擴充牌。這位對手,和3/5這場是同一位。


第四回合一開始。蘇聯推進到-10VP,在歐洲是4:1的支配。不過在其他早期區域,美國都不落下風甚至有利。


第五回合,蘇聯打出「我們會埋葬你,」達到-20VP立即勝利。

因為一天連戰兩場冷戰,加上隔了一段時間才寫戰報,不少細節已經忘了。所以簡單貼圖、過程只寫點重點,著重在我的一些想法和檢討:P。

第一場第一回合,雙方的頭條是社會主義政府VS馬歇爾計畫。馬歇爾讓美國先超控制義大利到4點、後被社會主義扣到2點,然後蘇聯AR1政變義大利成功。美國AR1是2點放阿富汗、1點放法國,把法國補到兩點。結果蘇聯AR2打戴高樂,法國變成蘇聯一點,美國就放棄法國了。

看第四回合的照片,蘇聯領先並不多:10VP,早期區域只有歐洲支配,其他都是雙方存在或美國支配。但第五回合,蘇聯就靠「我們會埋葬你獲勝,」讓我覺得十分可惜(苦笑)。回顧一下蘇聯的得分:歐洲支配一次 7VP,東南亞計分 2VP,兩次戰爭牌獲勝 4VP(以阿、韓戰),兩回合軍事行動 4VP,我們會埋葬你 3VP。這樣就獲勝了!對美國有利的記分牌,幾乎都還沒出或是稍微早出。像是亞洲計分正好在第二回合雙方還存在的時候,先被蘇聯打出。

嚴格說起來,這場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顯著的錯誤。第一回合AR1美國沒有馬上控制法國,而是只先加到兩點影響力、另外兩點放阿富汗。究竟這邊美國是否該馬上控制法國、甚至超控制?因為先拿阿富汗,導致美國在西亞有優勢,當下我覺得不是錯誤。美國有打馬歇爾計畫,想說可以靠比較多的非戰場國,阻止蘇聯拿歐洲支配。事實上第一回合稍晚,蘇聯還打了蘇伊士(當點數),如果真要在法國拼點,美國可能不會贏。但我事後檢討,美國放棄法國的話,應該要早點拿西班牙。這樣就能阻止第二回合,蘇聯快速拿下歐洲支配的分數。

因為第一場很快就結束,所以馬上開了第二場。我還是扮演美國,設置相同。


第三回合。蘇聯推進到-10VP,拿下歐洲支配。但亞洲和中東,美國都五五波~有利……似曾相似的感覺?!


第八回合。蘇聯推進到-17VP,美國力挽狂瀾。


第九回合。蘇聯執行軍備競賽事件,推進到-20VP,獲得立即勝利。

第二場就更讓我……呃,我會說讓我很不服氣、甚至可說有些不愉快了(苦笑)。這場一開始的趨勢其實和第一場很像:蘇聯政變義大利成功,拿下歐洲支配。中東和亞洲,美國和蘇聯都是五五波甚至美國支配。但因為計分牌出現的時間問題,歐洲計分在早期就快速出現兩次、讓蘇聯拿了十分,中東和亞洲計分,卻都是第三回合才出。更有甚者:這場第七回合,沒有觸發洗牌!

因為有加入擴充牌,加上雙方打了多次中國牌,美國也沒有執行德黑蘭的濾牌事件,第七回合牌沒有發完。雖然這使得第八第九回合,晚期牌就全部出來一輪。但美國希望的,其實是能洗牌、讓記分牌出來。從照片可以看出,第八回合時,美國在全世界都五五波甚至支配以上了。相對地蘇聯因為比較積極推太空競賽,多拿了5VP,分數也推進到-17VP。和出晚期牌相比,美國其實更希望能多出計分牌追分,然後多出一些美國的2OP強事件--因為蘇聯沒辦法讓2OP牌上太空了。

輸贏是一回事。這場讓我感到不服氣的,是「我認為對方做了不好的行動,卻沒有獲得懲罰」(苦笑)。蘇聯第一回合頭條,是打反殖民!反殖民是超強牌,而且因為會想放點到東南亞與非洲,通常不會在頭條(防背叛者)、或是在核危機還會被政變的時候打。蘇聯的第一動,是政變被美國超控制到 3點的義大利……結果又骰到6!這兩場蘇聯早期的政變都骰得超好,但以常理判斷,蘇聯政變 3點義大利是超級錯手……。第一回合稍後蘇聯用躲避與掩護政變伊朗,也是骰到5。第二回合美國為了點數打掉印巴戰爭,當時美國控制巴基斯坦和伊朗,印度也是美國 2點。原本我想把印巴扣到第三回合,但我心想我馬上就會在印度補點,加上蘇聯哪這麼容易抽到印巴戰爭,還要骰得過才會成功!……結果蘇聯第三回合就拿到印巴,而且一骰也是5、成功翻掉巴基斯坦。難免讓我覺得蘇聯比較不好的行動,是被好骰運彌補過來(苦笑)。

第二場蘇聯早期拿到雙反,加上第一回合政變好骰,理論上應該中期就可以-20VP獲勝。但因為反史達林在南美放兩點後,沒有馬上補點,第四回合就被美國之音拔掉,最後反而讓美國拿了南美存在的兩分。第六回合時,蘇聯被補熊陷阱卡了三輪,讓美國扳平全世界,算是補回蘇聯在早期的好骰運。但如同前述,因為晚期記分牌沒出來,所以還是讓蘇聯先用軍備競賽衝到20VP。如果最終計分,我覺得美國蠻有機會獲勝的……真是可惜了。

嗯,好像抱怨了很多XD,但我的負面情緒散去後,仔細想想第二場的經過--我是不是沒有根據對手的打法,做出調整?從上面的敘述,也許可以發現,我偏好比較穩紮穩打的打法。比方說我絕對不會頭條打反殖民,因為我可以放點到安哥拉/奈及利亞,所以我要等核危機降到2才打,避開背叛者。但對手的想法,卻是放點到阿爾及利亞:AR1政變義大利後,不論成功或失敗,都會威脅美國要在法國補點。這樣AR2用躲避與掩護政變、一次把核危機降到2,反殖民放到亞洲與非洲的影響力,就都免於被政變了。我可以理解他的規劃,但……我實在不敢賭被背叛者的風險:P。我的想法會是:既然我拿到反殖民這種好牌,那我穩紮穩打,安穩地放點到非洲與東南亞,不就可以安定的獲勝了XD?

第二場蘇聯打出「一小步」的事件,搶先美國到達2VP的太空競賽欄,並且衝太空競賽條。我就應該要留意到,對手非常積極地想要衝分。中期我有拿到美洲團結聯盟和軍備競賽,可以追 6VP。但那時我覺得世界各區域美國都是五五波以上了,只要計分牌出來,自然能夠追分。所以把這兩張牌都當點數打掉,進一步強化美國的優勢。但我卻沒想到第七回合沒洗牌,也低估了蘇聯還在晚期拿分的能力(他頭條打了「開放」事件,也用兩伊戰爭打自己)。第八、第九兩回合晚期牌全部出一輪,對蘇聯其實比較有利:美國沒有計分牌大量追分,所以蘇聯只要拿到戰爭遊戲,等於就獲勝了!

加了擴充牌之後,第七回合不洗牌從「超罕見」變成「不時就會發生。」如果多次打出中國牌、甘迺迪沒有換掉太多牌、德黑蘭事件沒執行、不結盟主義事件沒發生……,就要提早留意第七回合不洗牌的話,之後的局勢會如何。這可能會讓雙方更有意願打出星號事件,並且更早進入搶分的階段。即使已經玩了五年的冷戰熱鬥,還是常常對這遊戲有昨非而今是的想法。這真是冷戰熱鬥,最大的魅力所在:)。

 

接著是5/20在台北戰棋團聚會,開的蘇格蘭之槌。這場的對手,和之前與我開漢尼拔的是同一位,但他是蘇格蘭之槌新手。……不過他之前玩過T&T,規則和蘇格蘭之槌有87%像(被毆)。

遊戲BGG連結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我扮演蘇格蘭,有使用蘇格蘭步兵戰力加成規則。


第四回合結束、愛德華剛結束過冬,蘇格蘭:英格蘭貴族數目9:5,英格蘭認輸。

……畢竟蘇格蘭之槌我大概玩過10次了,所以結果是虐菜(苦笑)。這場前期算是標準發展:英格蘭先拿下南方的兩個貴族,蘇格蘭則靠著華勒斯沿著東海岸一路往北打,再靠著蘇格蘭步兵+莫雷的組合,慢慢料理北方的山地貴族。第三回合愛德華登場,帶著長弓兵、輕騎兵等主力推了一波。雙方主力在地圖中央的Mentieth激戰,蘇格蘭抵擋一輪後主動撤退。愛德華的英軍主力,之後又攻下Fife。但最後一個出牌輪,蘇格蘭打出關鍵的停戰牌,愛德華只好在Fife過冬。

第四回合英格蘭繼續攻下Angus,但蘇格蘭主力也在Buchan會合,同時從西海岸反攻、威脅英格蘭的後方。因為華勒斯主動避戰,蘇格蘭在Buchan主力完全無損,愛德華的英軍主力反而因為連續兩回年激戰,不是滿編4戰力。因此英格蘭決定轉而進攻中央的山地貴族:Atholl。這給了蘇格蘭超級好機會:馬上用挪威海軍與華勒斯的主力,反攻回Fife。英格蘭想抓偷佔Mentieth的挪威海軍,挪威海軍馬上撤退到Bruce的南方老家!第四回合最後一動,蘇格蘭主力反攻Mentieth。因為愛德華率領的英格蘭部隊,戰力已經折損到2點,英格蘭避免被全滅,只好主動撤退。換句話說,愛德華奮戰了兩年,蘇格蘭的領地不只完全無損(控制地圖中央的Mentieth),還多佔了Bruce的一個老家!到此雙方的貴族數是9:5,英格蘭認輸。

結束之後,我講解了一下我覺得英格蘭失誤的地方:愛德華推進到Angus的時候,不該回頭去打Atholl,而該就此駐軍:因為蘇格蘭沒有能力主動攻擊愛德華!英格蘭有A2的騎兵,加上長弓兵與愛德華。蘇格蘭主力足以防守,卻不足以反攻,雙方會在此僵持不下。此時英格蘭可以用南方的4~5個貴族,進攻地圖中央的山地貴族。因為冬天會自動解編,英格蘭可以大兵力停駐在Angus,蘇格蘭卻要顧慮容納上限,在冬天前主動把位於Buchan的主力分散走。如果英格蘭能在第四回合結束時,控制住Mentieth-Fife-Angus這一線,局勢就還算有利。如果能用南方的貴族,攻下Atholl與Argyll兩個山地貴族,英格蘭就會是壓倒性的有利:因為容納上限,蘇格蘭在第五年一開始,會只剩11個部隊!

對蘇格蘭來說,控制容納上限2以上的地點,實在是太重要了。這不只能讓蘇格蘭回復戰力,同時也代表了蘇格蘭的部隊上限。如果蘇格蘭能控制地圖中央兩個上限3的地點,由華勒斯和挪威海軍坐鎮,基本上蘇格蘭就位於不敗之地了。英格蘭或許可以靠愛德華打回Mentieth,但必然折損大量戰力。就算愛德華過冬,第二年能取得的戰果也有限。愛德華一走,蘇格蘭馬上可以用華勒斯反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