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08/06 「漢尼拔:羅馬對迦太基」(Hannibal: Rome vs. Carthage)戰報

遊戲BGG連結,這一場我扮演迦太基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


T4一開始。迦太基已經控制義大利東北側的省份,同時用Diplomacy事件,翻轉義大利半島最東南方的一個影響力。


T6一開始。大西庇阿增援,但迦太基也控制了義大利西北與東北側的兩個省份。


T6勝利判定階段,羅馬只控制四個省份,剩下的PC不足以移除,迦太基獲得立即勝利。

 

這場我的對手:康喻是第二次玩漢尼拔,前一次玩迦太基,這次就玩羅馬。我則和人打過7、8次漢尼拔,用wargameroom連線程式左手打右手大概20場,經驗比較多。不過我上次和人面對面玩迦太基是兩年前,所以這次想選迦太基,一拍即合。

第一回合覺得手牌不錯,抽到強行軍和本地嚮導,可以兩張牌就讓漢尼拔從西班牙到南高盧,並減少跨越阿爾卑斯山的耗損。所以就依照定石:選擇先動,在西班牙、南高盧放點,然後移動漢尼拔。沒想到羅馬的手牌更好:攔截信使(抽對方一張手牌)、外交(直接翻轉一個影響力)、瘟疫(指定一個敵方部隊耗損)!結果跨越阿爾卑斯山+瘟疫讓漢尼拔損了4個部隊。

第二年漢尼拔只好都在南高盧休養生息,用3OP牌補兵。羅馬第二年就抽到前期最強的執政官:馬克盧斯,讓迦太基頗為苦惱……。沒想到羅馬自己派了一個比較弱的執政官,帶五個部隊進攻西班牙,馬上就被留在西班牙的哈斯德魯巴全殲(撤退經過三個迦太基控制的地區),真是大蔥鴨(?)。到此為止,迦太基與羅馬控制的省份為9:9。

第三年漢尼拔的部隊補到10隻,終於可以做出比較有侵略性的行動。漢尼拔從北高盧沿著義大利東側的海岸,走一步、翻一點影響力。羅馬的主力,則擋住漢尼拔往西側前進的路。後來羅馬派了馬克盧斯帶七個部隊,擋在漢尼拔往南的路。我說:莫非羅馬手上有戰象混亂之類的戰鬥牌?康喻高興地說:「哈哈!的確有。」但……這張牌要在迦太基宣告使用戰象衝鋒的時候打出來,才有效果。如果迦太基不用戰象,就無用啦!所以迦太基不宣告戰象衝鋒,真是話術也是策略的一部份(?)。15張戰鬥牌的漢尼拔,順利擊敗12張戰鬥牌的馬克盧斯。結果馬克盧斯被擊敗後沒有後撤,漢尼拔下一動當然繼續追擊。馬克盧斯又被擊敗,且戰損骰到6、陣亡五個部隊,被全殲且馬克盧斯退場。漢尼拔趁勢控制了義大利東北側的濱海省份,羅馬掉了一個省份並且前期最好的將領退場,傷害慘重。此時迦太基與羅馬控制的省份為10:8。

第四回合漢尼拔抽到卡普阿背叛,但還沒有達成迦太基控制三個羅馬省份的條件。迦太基有嘗試達成目標,先擊敗場上最強的羅馬將領:尼祿,想要佔領義大利西北側的省份。羅馬出了查看對方一半戰鬥牌的戰鬥事件,但還是敗在漢尼拔的淫威之下。羅馬部隊四處威脅迦太基在羅馬的影響力,漢尼拔也四處轉戰,沒能早早控制三個省份。雖然無法打出卡普阿背叛的事件,但迦太基把握回合最後能連續行動的機會,移動+翻影響力,控制了義大利西北側的省份,還造成兩個羅馬影響力被孤立移除。此時迦太基與羅馬控制的省份為10:8。第五回合羅馬的點數比較小,沒有三點牌。迦太基除了鞏固剛佔領的義大利西北側的省份,還打出西西里革命事件。結果羅馬手上沒有大點數牌拿回控制,迦太基馬上三點影響力控制西西里。此時迦太基與羅馬控制的省份為12:6。相當嚴峻。

第六回合大西庇阿終於登場,羅馬執政官同時還抽到防守悍將:費邊。迦太基終於遇到逆風……,沒想到羅馬竟然打出大戰役事件,大西庇阿海運到西班牙最西側的省份?迦太基想用哈斯德魯巴擊退大西庇阿,就先和原本要前往義大利的馬戈會合、把馬戈的部隊帶走。在合兵的這段時間,大西庇阿打出連續攻城的事件加上一般攻城,雖然陣亡兩個部隊,仍成功打下迦太基在西班牙最南方的城池。哈斯德魯巴也帶領滿編的十個部隊進攻,結果大西庇阿攔截失敗(這邊稍微記錯規則,攔截失敗不會少抽一張戰鬥牌 囧>),哈斯德魯巴與大西庇阿是17張戰鬥牌 vs 11張戰鬥牌。迦太基抽到8張Probe牌的其中6張,加上羅馬忘記打出包圍會強制攻守交換,大西庇阿因此被Probe擊敗……,且因為無法撤退被全滅。

這回合迦太基手牌超好:先打出馬其頓和迦太基結盟事件,讓羅馬棄一張手牌。接著打出敘拉古和迦太基結盟,然後打出科西嘉/薩丁尼亞革命。因為羅馬沒有留三點牌,讓迦太基直接放點控制科西嘉/薩丁尼亞。回合最後迦太基能做連續兩個行動,就走到羅馬的東南部、放三點影響力,又多控制一個省份。此時迦太基與羅馬控制的省份為14:4,羅馬不足以拔除十點影響力。迦太基於第六回合,獲得立即勝利。

結束後我有和康喻講解我比較常用的羅馬策略,像是前期要趕快做一個超過15個部隊的路障,擋住漢尼拔從南高盧進義大利的要道。然後最強的馬克盧斯配置在最前線,能力較弱官階卻較高的新任執政官,可以兩個人在一起、配置在比較後方。康喻經驗較少,所以沒注意到一些很關鍵的定石。例如隨時要扣著三點牌,這樣對方出革命牌,才能馬上拿回控制。將領被漢尼拔擊敗,要趕快後撤合兵。不然漢尼拔會用優勢兵力一直碾壓,第二場兵更少、更難獲勝--馬克盧斯就是這樣被消滅的。當然,康喻亮出戰象衝鋒牌那邊有點搞笑XD,這張戰鬥牌使用條件比較不同,不是打出就會生效。忘記Double會強制攻守交換也有點 囧,大西庇阿登場的第一回合就陣亡,就算這回合迦太基沒有立即獲勝,基本上羅馬也沒勝算。

寫完這篇戰報,有些玩家對我的羅馬開局策略不完全贊同。其實我完全是模仿BGG這篇文章的策略,包括文中的「Major Roadblock」策略。作者是這麼說的:

「Personally – and what seems to be the current consensus – I find the Roadblock (major variation) the strongest Roman strategy initially.」

我也頗為贊同。漢尼拔並非沒有機會,打贏20張戰鬥牌(戰象衝鋒前)的羅馬將領,但得要有一定程度的好牌運+骰運:如果牌的分佈過於平均,或是Reserve少一些,漢尼拔甚至會因為沒牌可出而敗戰。而路障戰術的優點,在於即使被打敗一次,剩餘的兵力仍能保障漢尼拔再次攻擊時,羅馬往往還是能拿更多的戰鬥牌。漢尼拔只要在義大利吃一次敗仗(主動撤退不算),輕則休養生息一個回合,重則得主動退出義大利。迦太基玩家要很小心地評估是否能挑戰這個路障,不能靠著漢尼拔的威能四處逞兇--就和這場一樣。

事實上,如果羅馬第一回合有戰役牌,那麼只需要戰役牌+一張2點牌移動部隊,就足以完成16個部隊的路障。如果沒有戰役牌,羅馬需要三張2點牌+一張3點牌移動部隊。是有點昂貴的投資,但就我的看法,羅馬第一回合放影響力,放完Massilia的兩個港口,就算達成最低限度的目標。如果羅馬有兩張戰役牌,當然可以考慮先動、出戰役牌在Idubeda放影響力。如果手牌點數還有餘裕,也可以在南高盧放影響力……。但在漢尼拔第一回合越過阿爾卑斯山的前提下,把隆格斯移回羅馬,建立路障保護義大利本土,絕對比在迦太基容易翻轉的地區放影響力,來得有急迫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