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07/10 「Triumph & Tragedy」戰報

遊戲BGG連結,這一場我扮演西方盟軍。點擊照片會進入相簿,能看原尺寸照片。


37年政治階段結束。


38年政治階段結束……沒有太多變化:P。


39年政治階段結束。蘇聯侵犯波斯、但還沒攻下首都德黑蘭。


40年夏季。土耳其變成軸心國的衛星國,蘇聯相當緊張,在邊界佈兵防守。


41年夏季,盟軍開始向外擴張,攻下挪威和低地國。蘇聯看似要準備進攻印度,盟軍也在波斯與印度交界蓋了要塞。軸心國攻下波羅的海三小國、捷克與奧地利,蘇聯把羅馬尼亞變成衛星國。


42年政治階段結束。軸心國攻下希臘、保加利亞、南斯拉夫,波蘭變成軸心衛星國。美軍第一波增援登場。


43年政治階段結束,竟然還沒有任何一方宣戰!


43年夏天,盟軍對軸心宣戰,進佔瑞典同時在大西洋與地中海交戰。軸心對蘇聯宣戰,軸心佔領羅馬尼亞、攻下敖德薩、在匈牙利與基輔交戰中。蘇聯反攻土耳其與波羅的海三小國。


44年政治階段。蘇聯仍然在基輔與土耳其的安卡拉,和軸心交戰。軸心國反攻瑞典,地中海與大西洋的軸心國海軍,已幾乎被盟軍清光。


45年秋天。盟軍攻下丹麥、在克羅埃西亞與義大利登陸,軸心國在東線大進軍,佔領了卡爾可夫、白俄羅斯、布里揚斯克。


45年結束計分。軸心國攻下聖彼得堡,蘇聯反攻回卡爾可夫,盟軍進攻慕尼黑,但並未將德軍消滅。


終盤,各家將所有部隊攤開。

講一下這場的經過;這是我第一次打到45年結束、靠計分決定勝負,所以遊戲時間相當長,大約打了八個半小時(這篇戰報也蠻長的)。新手William扮演蘇聯,源傑之前玩過蘇聯和盟軍,所以選擇軸心。我還是玩盟軍,真是老相好:P。

36年盟軍依照我的習慣開局,生產力四點買投資牌、三點生兵,很幸運地四張投資牌正好可以提昇2工業。軸心國沒有什麼在東歐放影響力的行動牌,但是把瑞典變成衛星國,也生了不少兵。蘇聯第一年沒有在巴庫補兵,看來短時間內不會進攻波斯?37與38年的生產與外交階段,也是異常平和:軸心在西班牙、葡萄牙、低地國、南斯拉夫有影響力,資源提昇到10。蘇聯在芬蘭、挪威與匈牙利有影響力,也終於在巴庫補兵了。軸心國沒有在盟軍非常忌憚的中立國放影響力,所以盟軍扣著行動牌沒打,只為了不超過手牌上限,在波斯放一點影響力。

38年軸心國與蘇聯開始調動兵力:蘇聯侵犯波斯中立,但還沒攻下德黑蘭。軸心國則將義大利和德國的單位移動到地中海與北海,看來是潛艦?但尚未對盟軍宣戰。有鑑於軸心的調動,39年生產階段,盟軍在英國生了空母,同時補充法國在北非的空母單位。這一年盟軍也買了比較多的行動牌來做外交,在美國放了兩點影響力。軸心國在土耳其也放了兩點影響力,讓蘇聯有點緊張。39年行動階段,蘇聯攻下波斯,但為了提防軸心國把土耳其變衛星國,部隊沒有繼續進攻印度,而是回到蘇聯與土耳其邊界防守。軸心國把一個地中海的義大利單位開出大西洋,盟軍也把英國艦隊開到北大西洋,保護與美國的交易路線。

40年政治階段,蘇聯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--軸心國把土耳其變成衛星國,佈署了三個單位共6CV。但蘇聯不知道的是,這個結果是盟軍刻意不作為促成的:軸心國有先出看盟軍手牌的情報牌,確認盟軍的手牌內容。盟軍有一張行動牌、一張外交王牌可以移除土耳其的影響力,但讓軸心國吃下土耳其、讓軸心國與蘇聯關係緊張,既能阻止軸心進攻法國,也能阻止蘇聯進攻印度。因為這個結果,蘇聯多花了一些時間做兵力調度,才在兼顧防守土耳其的同時,把部隊推到波斯與印度的邊界,但來不及在39年進攻。軸心國也開始進攻東歐的中立國:德國本土的部隊攻下奧地利與捷克,土耳其的部隊攻下希臘與保加利亞。同時海軍單位開到南、北大西洋,看來要準備封鎖美國和中南美的交易路線。

進入41年,盟軍的生產力已經提升到16點,不遜於軸心與盟軍。政治階段結束,盟軍在美國有兩點影響力,確保美國在42年會成為衛星國。盟軍也在印度增兵並蓋要塞,防守蘇聯進攻印度。美國參戰在即,盟軍終於有了侵略性的行動:軸心進攻丹麥後,盟軍隨即進攻挪威,阻止軸心國再拿下這個有資源的中立國。同時進攻低地國,確保之後進攻德國的路徑。北非的法國空母,也開進地中海。蘇伊士的部隊移動一步,讓自己能夠一次踩進沒有防備的德黑蘭。軸心國究竟會不會在今年對盟軍宣戰呢……?結果是沒有。
 
進入42年,竟然還沒有任何一國宣戰,這個狀況太過弔詭。我心想:是否有人已經接近經濟獲勝?盟軍手上的和平紅利是5片共4分、2-1-1-0-0,應該不會有人總分已經8分吧?各家的科技也沒有原子彈(蘇聯有一個蓋著的科技,被盟軍打情報牌偷看過),應該還沒有人能宣告獲勝。盟軍持續在印度與英國補兵,同時回復新增援的美軍。軸心國也將波蘭變成衛星國。因為盟軍尚未開戰,美軍還沒辦法離開本土。現在我反而很期待今年有人對盟軍宣戰了……還是沒有!43年新年階段,竟然三家都還能抽和平紅利!

因為軸心國將波蘭變成衛星國,加上之前軸心國已經攻下波羅的海三小國,43年蘇聯和軸心應該沒有不開戰的理由。美軍增援第二波後,盟軍也決定對軸心主動宣戰。英國與美國的空母和艦隊傾巢而出,獵殺軸心國在大西洋的海軍單位……,竟然有運輸船團(戰車單位)?法國空母也在地中海攻擊義大利潛艇,但骰運不佳,這一年盟軍還是被地中海封鎖。盟軍步兵從挪威進佔軸心控制但無防備的瑞典,但隨即被軸心國爆骰消滅:軸心國開發了火箭炮兵,壓倒盟軍步兵的火力。

因為軸心國最缺資源,所以也在夏天對蘇聯宣戰。進佔蘇聯無防備的衛星國:羅馬尼亞,直撲敖德薩與基輔,同時侵犯匈牙利的中立。此時蘇聯的科技有火箭炮兵與摩托化步兵,軸心國的科技有火箭炮兵與重戰車,盟軍的科技有海軍雷達、重戰車和摩托化步兵……,還有隱藏的原子彈LV1!軸心一陣爆骰,一次進攻就佔領了敖德薩。蘇聯也調兵反攻:德國的主力在南線的烏克蘭,北線的波羅的海三小國兵力薄弱。蘇聯同時進攻軸心控制的土耳其,但被軸心國的要塞與戰車火力壓倒。

經過一年的調度,44年美軍終於抵達歐陸。盟軍先是進攻丹麥、瑞典和波羅的海,讓位於瑞典的軸心國部隊斷補。也調動四個戰車部隊進攻慕尼黑……,結果軸心國又是一陣爆骰,盟軍放棄開火主動撤回法國與低地國。法國在地中海的海軍終於消滅義大利的潛艇,完全控制了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權,並讓義大利在北非的部隊斷補。軸心國有調動一個義大利部隊進攻法國南部,戰力2對戰力1,雙方都沒命中。但下一季盟軍和軸心都忘了要調兵進攻這裡,否則軸心國可以在法國南部造成一些威脅。下下季盟軍也把這個義大利部隊消滅了。

東戰線方面,因為蘇聯的戰線延伸過長,從芬蘭一直到波斯。所以軸心國在烏克蘭有局部兵力優勢,繼續進攻基輔。蘇聯不得不放棄進攻土耳其,把波斯與土耳其大部分的部隊都拉回來防守。盟軍一直有在想,要不要在秋季偷佔德黑蘭,這樣會讓蘇聯部隊斷補、生產力大為降低。但蘇聯在東線被軸心國壓倒,如果失去波斯、生產力再降低,可能會被軸心國徹底擊潰,所以就算了。軸心國在44年最終還是攻下基輔,資源衝到18點。因為蘇聯搶走盟軍原本有一點影響力的西班牙,所以人口成為盟軍生產力瓶頸,只剩16點。蘇聯因為少了敖德薩和基輔,資源/生產力14點。

45年--最後一年。雖然軸心國生產力最高、最接近勝利,但盟軍蠻有把握能獲勝:軸心國的部隊都在東西線以及義大利,巴爾幹幾乎放空。盟軍可以直接登陸巴爾幹、威尼斯甚至土耳其,減少軸心國的資源並提昇自己的人口。因為美軍增援的兵力優勢,也能進攻德國與義大利本土。而且盟軍手上有王牌--行動順位最低的秋季行動牌!這張牌盟軍扣住了3~4年,能夠做出對手沒辦法回應的最後一個行動,是很強大的優勢。

盟軍依照計畫布局:春天登陸義大利的北非殖民地,同時進佔西西里。夏天登陸克羅埃西亞,西西里的部隊佔領威尼斯,同時用地中海的二空母一艦隊,對羅馬狂轟濫炸一番;此時羅馬只有一步兵一戰車,剩下3CV。秋天軸心國調動一個位於慕尼黑的部隊反攻威尼斯,但沒有消滅盟軍的部隊。秋天的盟軍行動,盟軍又在巴爾幹登陸一個部隊,並且佔領了匈牙利。剩下的部隊調動,該進攻羅馬還是慕尼黑?這兩地軸心國都只有兩個部隊防守,也都能提供盟軍最缺的人口。盟軍能用四個陸軍進攻慕尼黑,或是一個陸軍、三個海軍進攻羅馬。考慮到火力,決定進攻慕尼黑。守方開火後,軸心國只有要塞4CV。盟軍有六骰1-3命中,六骰1-2命中,期望值是五命中!……結果盟軍只有二命中(茶)。

東戰線方面,軸心國從波蘭與烏克蘭大進擊,攻下卡爾可夫、白俄羅斯和布里揚斯克。蘇聯缺了春季的手牌,只能先防守、期待冬季反攻,顯得比較被動。秋季蘇聯先動,從黑海登陸偷佔羅馬尼亞。軸心國調動兩個部隊反攻羅馬尼亞和威尼斯,剩下的行動孤注一擲,四個部隊進攻蘇聯次要首都聖彼得堡。又是一次好骰,把四個蘇聯陸軍部隊全部消滅。冬季蘇聯覺得打不下聖彼得堡,就調動六個部隊,反攻回卡爾可夫。

總分結算!蘇聯生產力12(人口最少),和平紅利4,16VP。軸心國生產力12(資源最少),和平紅利4,宣戰-1,佔領一個敵人首都(+2),17VP。盟軍生產力19(人口最少),和平紅利4,宣戰-1,原子彈LV1(+1),23VP。盟軍獲勝!

這場又是典型的盟軍獲勝模式:前期守住法國和印度,等美軍增援靠兵力優勢反攻。有一次和另外一位T&T玩家聊到遊戲經驗,他是這麼形容:「看我玩盟軍的戰報,好像有一種魔力,蘇聯都不會打我的印度」XD。這場我在印度投注了11點生產力生兵,蘇伊士的戰車也隨時威脅波斯,以及最重要的:不阻止土耳其變成軸心的衛星國。蘇聯自然會忌憚進攻印度的時候,盟軍和軸心從中東或土耳其背刺。所以沒有什麼魔力XD。

對於軸心和蘇聯的行動,其實我覺得蘇聯和軸心錯過了進攻印度和法國的時機。蘇聯沒有趁土耳其變軸心衛星國前開打,後來盟軍在印度補兵後就來不及了。我一直覺得軸心國會在38或39年宣戰、進攻法國,他的說法是當時蘇聯在波蘭有影響力,畏懼東西兩線同時開戰。但39年之前沒攻下法國,40年之後軸心大概也沒機會了。軸心國沒攻下法國,也沒阻止美國變成盟軍衛星國的話,後期基本上不會贏。蘇聯在41年政治階段,似乎有不少可以移除美國影響力的外交牌。如果蘇聯想贏,他應該儘量出牌、讓美國沒辦法在42年成為盟軍衛星國。我猜蘇聯是畏懼軸心國的戰力,想拉攏盟軍一起對抗。但我覺得盟軍就算少了美軍增援,雖然不足以爭勝,靠英法也足以牽制軸心國。進入45年夏天,盟軍和蘇聯應該都要察覺到盟軍快贏了,一時停火並合力對抗盟軍才對。T&T是三人遊戲!